2015年美國膳食指南取消了對膽固醇攝入量的限制。哈佛大學教授調查了12萬人的飲食與心臟病情形,發現吃蛋與心臟病沒有具體關聯。英國文學期刊整合了17份,多達308萬人的研究發現雞蛋攝入與心臟病發生無關。
雞蛋中膽固醇的攝入量與血清膽固醇水平並非正相關,人體具有調節膽固醇水平的能力。人體肝臟每天會製造1000到2000毫克左右的膽固醇。從膳食攝入的比例很低,只占到20%。每日攝入膽固醇量超過兩克以上,吸收力將逐漸減少。而且體內膽固醇合成受阻,而糞便中的中性膽固醇含量將增加。當從食物中攝取膽固醇增多時,人體自行合成便會減少,反之則增加,以保持體內恆定。
蛋黃中不飽和脂肪酸約為總脂肪的2/3,蛋黃中歐米伽3脂肪酸與膽固醇同時攝入時,對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有調節作用。近期也發現雞蛋的攝入可以促進個體體內低密度脂蛋白從b型轉化為a型,a型的LDL體檢大且易浮,不易導致動脈粥狀硬化。
蛋黃磷脂抑制膽固醇的小腸吸收,磷脂主要形成乳糜微粒的表層,其攝入能增加腸腔膽汁酸鹽膠束微粒的直徑,抑制腸上皮細胞對膽固醇的吸收。
雞蛋中的類胡蘿蔔素,一個蛋黃將近含有331ug的葉黃素等 ,它有利於降低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 ,從而降低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