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偏高飲食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2024/12/09共4個回答
虞容* 醫師#1
血小板偏高可以多飲水,食用有類似阿斯匹靈抗凝作用的食物,比如番茄、葡萄、橘子、生薑等。多吃有稀釋血液,抑制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的食物,比方黑木耳、洋蔥、柿子椒、香蕉、草莓、鳳梨等水果。
黑木耳中含有維他命,腎上腺素等多種抗血栓物質,可以起到抑制血小板凝聚,從而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生薑中含有姜烯酚,姜烯酮等,能降低血液黏度,減少血小板聚集,預防心臟血管梗塞和腦梗塞的作用。芹菜中含有一種重要的療效成分二氮苯,二氮苯最大的作用就是預防血栓的形成,銀耳,對血栓造成的心肌梗塞和腦梗塞有預防作用。
各種各樣的水果中都富含維他命C與膳食纖維,它們都可以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降低血液中纖維蛋白原的含量,同時,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血栓形成。大量進食水果的人具有最活躍的纖溶活性,反之很少進食水果者,其纖溶功能較差,引發血栓風險增加。
飲食調理效果不佳的,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物治療,如補充鐵劑,使用羥基脲、干擾素等治療。
盛偉* 醫師#2
血小板偏高原因很多,常見可以繼發於各種感染,還有缺鐵性貧血,少部分是血液系統疾病,比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或者骨髓增殖性腫瘤等。
血小板增多如果稍微增高,不會有太大危害,如果增高很多,可能會出現血栓,繼發血栓,比如靜脈栓塞,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如果是動脈血栓,可能會出現下肢疼痛,或者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或者出現肺栓塞,導致胸痛、呼吸困難。少見腦梗塞,會出現偏癱、失語、肢體麻木等。
出現血小板偏高時要查清楚原因,如果是繼發感染,需要積極治療感染,感染控制以後血小板會下降。如果是缺血性貧血,需要治療缺血性貧血,缺血性貧血治療好以後血小板也會下降。
如果是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可能需要用藥抑制小板生成。如果出現繼發疾病,出現血栓,可能需要積極治療血栓,需要去血管外科就診。
血小板偏高的病人,宜清淡飲食,避免油膩、高脂、高膽固醇的食物攝入,可適當增加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攝入,進食新鮮蔬菜水果,例如蘋果、檸檬、奇異果等。同時可進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蛋奶等。
食物僅能起到補充營養的作用,並不能替代藥物,若血小板計數出現異常,建議及時就醫,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對症施治,避免自行處理。
田琦* 醫師#3
當血小板比較高的時候,血液黏稠度比較高,有患血栓性疾病的風險。所以如果血小板比較高的話,可以適當地多進食一些蔬菜,水果,清淡的飲食,一定要注意多喝水,多喝水可以稀釋血液。要少吃動物性的脂肪以及動物內臟。比如說花生衣,紅棗,桂圓這一類補血的食物一定要禁忌使用。
除此之外,油炸的食物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有可能會容易導致血小板的聚集。不要吃甜食,晚餐不宜吃葷腥的食物。羊肉,狗肉,雞鴨肉這一類熱性的食物也最好不要吃,海鮮類的食物最好少吃,應該以高纖維高蛋白,維他命的食物為主,比如白菜,蘿蔔,番茄等。
孫克* 醫師#4
血小板高可能引起血栓形成、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發作,所以血小板高飲食需要注意避免進食高脂肪、高膽固醇以及高糖類食物。日常應及時補充水分,同時也要適當進行運動,加強運動,預防疾病發生。
避免進食油炸、肥肉、巧克力、堅果類脂肪高的食物,因為油脂含量較多,進食過多可能影響血液黏稠度,加快血小板凝結。建議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及雜糧、粗糧等脂肪含量低且膳食纖維含量多的食物,有助於降低血小板濃度。
避免過多進食動物內臟、動物油、蛋黃、奶油製品等膽固醇高的食物,因為裡面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可能增加血液黏稠度。
避免進食高糖食物,如蛋糕、糖果等高糖的飲食,避免增加血液黏稠度,以免使血小板凝結。
平時飲食要合理搭配,多補充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粗細搭配,多食富含卵磷脂食物,適當食用豆製品、含維他命的水果和蔬菜,多補充水分,有利於機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