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血液基本成分之一,參與止血和血栓的形成,常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比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慢粒性細胞白血病、紅血球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惡性腫瘤、感染、缺氧,創傷、骨折等,血小板偏高可能會出現多系統出血、貧血、失血性休克、頭疼頭暈、出虛汗、身體全身無力、容易凝血、容易形成血栓,發生心肌梗塞、腦梗塞等疾病。
血小板增多症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多見於骨髓增殖性疾病,血小板如果大於450則見於此病,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是多見於炎症感染或手術後會出現,一定要定期複查血液常規,如果持續升高需要做個骨髓穿刺和突變基因檢查明確一下。
血小板偏高首先要看有多高,如果血小板計數能超過了500×10^9/L,這種危害是相當嚴重的。因為血小板是止血因子,參與凝血途徑,它有聚集的功能,血小板太高會導致血栓的形成,常見的例如肺栓塞、雙下肢動靜脈栓塞所致的雙下肢壞疽、壞死,以及嚴重的臟器,例如心臟梗死、腦梗塞等都會危及生命。因此血小板增高,首先要判斷血小板增高的原因。
常見有一些原發性的因素和繼發性的因素,原發性因素,例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原發性骨髓纖維化這些情況,以及骨髓增殖性疾病都會引起血小板的增多,這個時候就需要積極的降血小板治療,例如使用干擾素、羥基脲進行控制疾病,還需要服用一些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例如阿斯匹靈、保栓通進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另外還有一些繼發性因素會引起血小板增多,例如外科手術以及感染之後血小板會繼發性改變,尤其是在脾臟切除後血小板進行性的升高,這個時候只需要服用阿斯匹靈抗血小板聚集,並且動態監測血小板的情況,血小板恢復之後即可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