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無力是一種獲得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在臨床上以肌肉收縮無力為主要的症狀,中醫辨證為痿症,中醫治療痿症的原則,內經提出治痿獨取陽明,認為補脾胃、清胃火、祛濕熱、滋養五臟是重要的治療措施。根據病人的舌苔、脈象辨證,如果辨證為實證的肺熱津傷型,臨床上可以使用清燥救肺湯進行治療。如果辨證為濕熱浸淫型,臨床上可以用加味二妙散加減來治療。如果是虛證,痿證辨證為脾胃虛弱型,可以給予參苓白朮散和補中益氣湯來治療。如果辨證為肝腎虧虛型,要給予虎潛丸加減進行治療。如果辨證為脈絡瘀阻型,要給予聖愈湯和補陽還五湯加減。
在其他的治療上中醫也有一定的優勢,可以採用針灸治療,主穴就是選擇上肢曲池、合谷,下肢可以選擇脾關、足三里、陽陵泉等穴位。
重症肌無力有一部分病人可以得到治癒,尤其是單純眼肌型病人、年輕病人、患病時間比較短的病人,通過微創的胸腺切除,可以治癒。總體而言,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身免疫病,其治療需要綜合治療。有些輕症的病人可以通過手術結合藥物達到治癒,但是很多病人需要長期服藥,保持疾病穩定。有很多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同樣需要長期服藥。
通過手術、藥物,可以很好地控制肌無力的症狀,可以讓眼瞼下垂、吞咽、構音有很好的改善。重症肌無力的病人有一個特點,隨著病程的延長,症狀會逐漸加重。比如最初可能僅口服嗅吡斯的明,逐漸加用激素、免疫抑制劑,甚至進行血漿置換治療。這種逐漸加重的趨勢也是重症肌無力的特點,目前原因還沒有特別明確,也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會出現加重趨勢。
中醫可以治療重症肌無力,重症肌無力出席眼瞼下垂、肢體無力,嚴重的可以出現呼吸衰竭,中醫能良好地救治。中醫認為脾主四肢肌肉,肌肉無力跟脾氣生發、運化、調達密切關聯,中醫往往在治療肌肉無力或其他乏力相關疾病時,進行補腎氣、補脾氣治療。
中醫認為痰濕可以阻滯氣血運行,造成機體乏力、萎軟等證候,同時氣虛、痰瘀、血瘀等中醫證候都在重症肌無力所有體現。重症肌無力在中醫里分為非常多的證型,中醫有非常多的角度和方法改善,中醫的針刺學、艾灸學、推拿學對重症肌無力治療是非常重要的補充和方法。
重症肌無力往往是由於慢性病毒侵襲、急性病理因素或基因突變,要根據不同證候選用不同的中醫理論和中醫治療方法。如果有急危重症呼吸麻痹的重症肌無力,或出現危象時,一定要積極選用西醫的治療方式,包括吸氧、呼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