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來兩次月經有很多原因可以造成,並不一定是懷孕所引起。非經期陰道出血,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兩種,一般來說,生理性的月經期之外的時間出血,多是發生在女性的排卵期,即月經中期出血,這種出血是由於體內雌激素水平暫時下降,子宮內膜失去支持而發生的脫落,陰道出血現象,這種症狀比較的輕微,是不用治療的。
而病理性的非經期出血,有可能是子宮頸息肉、陰道炎、子宮頸糜爛、子宮頸癌、黏膜下肌瘤,以及一些女性在放置避孕環以後,也會出現少量出血。雖然女性在懷孕以後也可能會出現月經期之外的時間出血,但由此可見,並不是所有的一個月來兩次月經都是懷孕造成的。
一個月來兩次月經有可能是把排卵期的出血當成了一次正常月經的來潮,對於這種情況需要監測基礎體溫,如果基礎體溫上升期出現了出血,這種情況考慮是排卵期出血,而不是一次正常的月經。
一個月來兩次月經還需要排除懷孕引起的,需要進一步抽血查血HCG值。一個月來兩次月經還可見於月經失調引起,對於這種情況需要進一步檢查婦科都卜勒超音波以及性激素六項,根據檢查情況,然後決定下一步如何治療。一般情況下,一個月來兩次月經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禁止性生活。
月經一個月來兩次有可能是懷孕了,還可能是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等疾病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
若女性近期存在無保護性生活引起懷孕,且自身並不知情,仍然存在酗酒、熬夜等行為,或本身存在黃體功能不全等症狀,易引起先兆性流產,先兆性流產的孕婦首先會出現陰道流血,一般出血量比較少,多為暗紅色或血性白帶,沒有妊娠物排出,還會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腹墜痛。此時,如存在黃體功能不全應該及時遵醫囑補充孕酮,可以口服或者肌肉注射黃體素。期間需要注意嚴密觀察出血量,如果出血量有增大的跡象,說明是難免流產,不能保胎成功。
子宮肌瘤可引起各種各樣的月經改變,比如經期延長、月經淋漓、經量增多、月經周期縮短、非經期出血等,病人原本27、28天的月經周期可能縮短為23~25天,在非月經期也容易出現陰道出血的表現,讓病人誤以為自己一個月來兩次月經。治療方面可以進行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適用於症狀輕的病人,如RU486、 Tranexamic Acid 等。而手術治療,適合於月經過多導致繼發貧血,藥物治療無效的病人,主要包括子宮切除術和肌瘤切除術。
若病人年齡較大,肥胖、卵巢排卵功能障礙、長期口服雌激素類藥物易引起子宮內膜癌。不規則陰道出血是子宮內膜癌的最常見症狀。子宮內膜發生癌變後,可出現不規則增殖、增生、脫落壞死,脫落壞死的組織物會像月經一樣排出,但它和月經周期無關。讓病人誤以為自己一個月來兩次月經。對於初期子宮內膜癌,一般首選全子宮加雙附件切除術,加淋巴清掃。而對於末期子宮內膜癌,癌灶已經轉移至骨盆腔甚至腹腔,甚至有肝腦肺等遠處轉移,需要手術治療、放化療等綜合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