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是指直徑小於3公分,長在肺實質內而不屬於正常肺組織的結節狀陰影。約80%以上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只有極少部分結節是惡性的。
一旦發現肺結節,不必過度緊張,應拿著報告結果去找專業的醫師進行評估,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診療及隨訪措施。
一般來說,如果結節在短時間內快速增大,應警惕惡性的可能;如果結節在兩年內並未發現增長,一般可視為良性或是發展很緩慢的肺癌,建議每年複查。
結節直徑小於等於4毫米,應每年隨訪一次。結節直徑在4~6毫米之間,應每隔6個月隨訪一次;如果結節沒有變化,則每年定期隨訪。結節直徑在6~8毫米之間,應在最初的3~6個月之間複查一次,在9~12個月之間再複查一次,如果沒有變化,則每年定期隨訪。如果肺部結節大於8毫米,尤其是邊緣不規則,比較毛躁,則認為惡性的可能性比較大,應進一步行增強CT或穿刺切片檢查等檢查,以明確診斷。
肺結節可能是出血點,可能是炎症反應,可能是也可能是良性的瘤子等良性的組織,當然也有可能是轉移性肺癌等惡性組織。影像學檢查上只能看出有一個不一樣的組織出現,但是對於這個組織的具體實質可以予以大致判斷,金標準需要看病理。
雖然說影像學不能判斷出其實質是什麼,但是有經驗的醫生可能通過肺結節的發生部位、大小、數量以及肺結節周圍是否光滑等情況,對於其良惡性質做一個大致的判斷。一般來說如果大於3公分的結節,稱為腫塊,伴有壞死或其它惡性徵象,那惡性的可能性比較;如果小於3公分的小結節,短期增大或有毛刺淺分葉等等徵象,那也只有惡性可能的。
對於這種仍在繼續增長的肺結節,建議通過影像學檢查,去找醫生仔細的鑑別,對比結節邊緣和密度是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之後最好再通過一些檢查確定其良惡以及發病原因。
除了影像學檢查,還可以選擇痰細胞學檢查,就是取痰液後進行查看是否有脫落的癌細胞;如果位置貼近支氣管,可以進行支氣管鏡的檢查,同時可以取病理;也可以進行腫瘤標誌物的檢查。
如果說出現肺結節伴隨有一些不適的症狀,如胸痛、呼吸困難、痰中帶血等症狀,建議不要耽誤,立即就診醫院呼吸科或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