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性化療的作用是預防腫瘤復發、預防腫瘤轉移。很多手術後的癌症病人可能都要做輔助性化療,因具有預防腫瘤復發跟轉移的作用。腫瘤在手術切除之後,雖手術切除腫瘤原發灶,但是腫瘤發生之前或者發生當時,在形成肉眼可見的腫瘤之前,微小腫瘤細胞已經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個地方,只不過肉眼不可見。
當腫瘤細胞增殖到一定數量,形成肉眼可見的腫瘤之後,可以通過影像學的檢查發現,某一個部位或者某一個器官生長出的腫瘤,這個時候進行手術,手術切除之後,影像學發現可能沒有可見腫瘤存在。但是其實全身的各個地方、各個部位可能已經有微小轉移存在,即肉眼不可見的腫瘤細胞可能擴散在身體各個地方。術後就需要做預防性化療,即輔助的化療全身治療,化療藥物是通過靜脈打入到人體當中,通過全身血液循環將化療藥物覆蓋到全身,將腫瘤細胞做進一步殺傷。這樣可以減少腫瘤細胞的再增殖導致腫瘤復發跟轉移,儘量降低腫瘤的復發率,能夠更好的控制腫瘤,延長腫瘤病人的生存時間。
通常在臨床上並不存在預防性化療的概念,臨床醫生一般是在確診了惡性腫瘤之後,根據病情的需要採用化療,這種化療也可以稱為治療性的化療。
化療是治療多種惡性腫瘤的重要手段,通過化療藥物的單獨或者聯合應用,可以控制惡性腫瘤病情發展,殺死癌症的細胞,病情可以得到很好的緩解。
可以在手術之前進行新輔助化療,也可以在手術之後進行術後輔助化療,或者對一些末期的惡性腫瘤病人採用姑息性的化療,來延長病人的生存時間。
而以上的這些化療,一般並不能稱為預防性化療。因為臨床化療的應用,主要是針對一些已經確診的惡性腫瘤,目的是治療,更好地提高抗腫瘤治療的效果。
一般來說,惡性腫瘤難以通過所謂預防性化療的方式,來減少惡性腫瘤的發生和發展。所以當得了惡性腫瘤之後,或者經過病理確診了惡性腫瘤之後,應該到正規醫院腫瘤科就診,由專科醫生對病人後續的治療方式進行一個綜合的評估。
化學藥物治療是惡性腫瘤治療中的主要方法之一,化學藥物治療過程中,有一種治療是以預防腫瘤復發和轉移為治療目的,這種預防性的化療在臨床上稱之為術後輔助化療。
所謂術後輔助化療,主要是指在實施根治性手術切除之後,對惡性腫瘤實施的以進一步殺傷殘存的惡性腫瘤細胞,進一步的利用化療藥物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過程,同時啟動惡性腫瘤殺傷的ADCC作用而起到殺傷腫瘤細胞的作用。因此預防性化療所採用的藥物強調治療的安全性,提高治療的有效性,降低藥物使用的毒副作用,在選擇中更加強調對於適應證的選擇,選擇手術根治術後病人,這有別於未手術和殘存有腫瘤細胞或者腫瘤負荷較大的姑息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