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胚抗原指數也叫做CEA,在臨床上雖然作為血清學腫瘤標誌物,不能作為腫瘤診斷的一個依據,但在臨床上可以用於癌症病人經過治療之後的動態監測。
如果這個指標出現異常升高,首先要看病人檢測的指標是否是在同樣的單位進行,在同樣的單位、同樣的檢測平台以及客觀條件影響下,進行的指標檢測,如果發現明顯升高,首先要考慮體內的腫瘤是否已經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比如是否腫瘤出現了相應的進展,這時要高度警惕,可以給予相應的影像學指標進行評估。一旦發現了腫瘤方面的進展,要考慮是否要調整後續的治療方案。
比如相應的免疫、標靶、化療或者放療,或者多種方案相互結合的模式,主要的問題就是使這類病人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後續如果經過更換方案或者調整之後,癌胚抗原水平有所下降,證明還是有效的。
但是也不能完全通過這樣的一個指標升高,就能做出絕對的判斷,有一些指標可能有所升高,但是並不是特別明顯,也要考慮檢測可能會存在相應的誤差。在動態檢測的時候要給予動態的觀察,結合影像學指標的評估也至關重要。
化療後發現癌胚抗原指數升高,應該首先要進行相關影像學的複查,評價化療的療效。如果癌胚抗原升高的同時,影像學複查結果也提示病變進展,這種情況就說明原化療方案無效、病變未控、病情進展,是要進行化療方案的調整的,或更換其他治療方法。
如果僅僅是癌胚抗原升高,影像學檢查提示病變穩定,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化療後腫瘤組織壞死崩解,引起暫時性的癌培抗原升高,這種情況可以繼續原方案化療。所以化療後出現癌胚抗原升高,應該結合影像學檢查結果,具體分析原因評價化療的療效,來決定是否更換化療方案或更換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