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以後出現偏癱側手腳無力,這是腦血管病以後出現的運動障礙,除了針對腦血管病進行治療,並預防再次發生以外,復健訓練非常重要。如果訓練得當,手腳無力的症狀會慢慢地復原,有可能做到生活自理。最好的方法是透過醫師的指導進行系統的復健訓練,跟患者進行一對一的訓練。同時自己也可以進行肢體的復健鍛鍊,原則就是循序漸進,從實際出發,結合自己的耐受情況來制定個別化的復健方案,例如肢體遠端精細活動障礙,可以採用手中轉球,撿拾各種物品的方法來自我鍛鍊,以增強肌肉的精細活動能力。
還可以進行手腳無力側的復健訓練,防止關節攣縮,並透過鍛鍊增強肌肉的收縮能力,在力量復原以後就可以適當地進行負重練習。癱瘓下肢的鍛鍊可以從病床上的伸腿、抬腿,再到下床站立、原地踏步,再到扶持下行走等循序漸進地進行。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復健鍛鍊中需要預防跌倒等意外,以及鍛鍊過度造成的肌肉關節損傷問題。腦中風後手腳無力的復健訓練是漫長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恆。
腦中風具有較高的發生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很多人腦中風後會遺留肢體無力症狀,是由於梗塞或出血影響腦部運動中樞或運動神經纖維遭到破壞所致。急性期需要充分改善腦部血液循環的治療,如超早期靜脈溶栓、機械取栓等,根據病因進行降壓、降脂、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療,使血管盡量復通,盡量使瀕臨死亡的腦組織重新得到血液供應,使無力的手腳達到最好復原。
腦中風患者進行復健訓練與預後有很大關係,只要患者病情穩定,症狀沒有進展,越早進行復健訓練越好。讓患者偏癱肢體得到正規和系統的力量及功能訓練,使失去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復原。急性期後還要繼續進行腦中風的二級預防,防止復發。
復健訓練在腦中風復原期尤其重要,如果長時間不活動,關節就會攣縮,因此必須進行功能訓練。如果患者自己不能動,家人需要幫助進行被動運動,最好到復健科或復健醫院進行系統的復健訓練,至少堅持半年才能達到較好的復原程度。患者平時確保睡眠充足、清淡飲食、足夠營養攝取以及良好的情緒,有助於肢體功能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