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骨部位的骨皮質變薄,承受外力作用時此部位可能先發生骨折反應。未經手術前,部分病患受到同樣外力,可導致腫脹、局部瘀青。但是由於進行過削骨手術,局部承受外力,骨皮質變薄,支持的相應應力受到影響,就會出現骨折。
磨骨削骨是兩側透過X光片,確定是否對稱。手術過程中,醫師不能完全看清楚部分部位,只是靠手進行觸摸。去除之後,在組織當中,骨質需要自我修復。如果修復不對稱,削骨部位則缺乏對稱性,是比較常見的後遺症,而且長時間存留。
削骨手術是整形外科手術中出血、感染風險較高的手術,由於傷口在口內,很多細菌會發生感染風險。出血風險主要在早期,一旦出血就會影響整個手術效果,導致削骨部位腫脹明顯,手術恢復期會適當延長1-2倍。
一般所稱的整形削骨可能是對顴骨和顴弓的調整,也可能是下頷角的削除調整、下巴骨的改變。在削除之前,要把附著在骨骼表面上的肌肉止點進行分離、剝離,剝離後手術結束後肌肉再重新貼附,長合到骨面上,因此會產生一些後遺症,具體包括肌肉運動不適、臉部形態異常等狀況。
例如後期肌肉長合以後,有些人在肌肉運動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異常的感覺。還有就是手術磨骨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左右不一致、不對稱的狀況,手術後則可能出現形態方面或表情方面的異常,會有一些影響。
所以大家在選擇此類手術的過程當中,要權衡利弊以後,再決定需不需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