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根據出生後的時間不同而不同。
出生後三天經皮測黃疸正常值為12mg/dl以上,12.9mg/dl以下。出生後第一個24小時小於6mg/dl,第二個24小時小於9mg/dl,第三個24小時小於13mg/dl。高峰期在生後4-5天,大多數不超過13mg/dl,如果超過15mg/dl可能需要退黃治療。早產兒因為胎齡不一樣黃疸正常值也不一樣。一般較在出生後相同時段比正常高1-2mg/dl。具體正常值由專業新生兒醫師來判斷。
不同新生兒其黃疸正常值差距較大,所以對正常新生兒來說,若黃疸值略偏高,孩子一般狀況良好,不需擔心。但若超過正常上限的膽紅素值,需要考慮是否存在餵養不足、排便不暢、病理性感染、溶血等可能。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針對病因給予積極退黃治療。
新生兒黃疸的正常值是足月兒不超過12mg/dl,早產兒不超過15mg/dl。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出現後患兒可能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皮膚黃染,同時也會有鞏膜黃染。但是精神、吃奶都正常。如果是病理性黃疸,患兒出現皮膚黃染,同時可能會伴有精神差、呻吟、吐奶、大便顏色異常等情況,嚴重的時候還會產生抽搐。
臨床上出現新生兒黃疸後,需要根據新生兒黃疸的情況病因來進行治療。如果黃疸比較輕,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可以服用茵梔黃、清肝利膽口服液,來促進膽紅素的代謝,也可以配合使用益生菌等藥物。比如乳酸菌、雙歧桿菌,如果是病理性黃疸不僅需要對症用藥,同時還需要根據黃疸的輕重程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比如可以進行藍光照射或者是換血療法,如果有酸中毒的症狀,需要及時使用碳酸氫鈉來進行糾酸,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注射丙種球蛋白,來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