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公孫穴的位置在哪?有何作用?

潘* 醫師#1

公孫穴在腳的內側,第一蹠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這是公孫穴的具體位置。

公孫穴是非常有效果的穴位,是脾經穴,對於脾經的一些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像消化不良,像脾虛引起的,各種各樣的症狀,腹脹、腹瀉,還有脾經,它出現一些脾經濕熱,造成腹瀉等,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公孫穴是八脈交匯穴之一,很好的對心胸的治療,像經常常見的,一些心胸的疾病,尤其是脾胃肝膽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臨床上有一些這種急性的胃炎、胃痛,包括急性的膽囊炎等,用公孫穴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像膽囊炎,除了用膽經的,像陽陵泉、膽囊穴之外,用公孫穴對它的一種脅痛,噁心、嘔吐,都有一定的效果。公孫穴還有一個很好的,治療作用,就是對於噁心有很好的效果,各種各樣的噁心,用公孫穴配合上內關穴,都有明顯的效果。

心包經阻塞的症狀是怎樣的?

氣海穴位在哪個位置?有什麼功效?

環跳穴的位置在哪?作用是什麼?

支溝穴在哪?按摩支溝穴可以通便嗎?

液門穴位置在哪裡?有何功效?

曲* 醫師#2

公孫穴位於腳上,在趾區,也就是內腳背處,具體定位在第一跖趾關節近端的赤白肉際處。在內角弓可以摸到多個凸起,公孫穴位於正中間凸起前方的凹陷處。

公孫穴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因此可以治療各種脾胃疾患,如腹痛、腹脹、胃脹、反酸、便秘、腹瀉、消化不良等。公孫穴對局部如腳部、足踝部的疼痛也有治療作用,尤其對足底筋膜炎的緩解效果非常明顯,且對腳指外翻導致的大腳趾的疼痛也有治療作用。公孫穴還經常與內關相配來治療胃心胸的疾患,如胸悶、胸痛、心慌、心悸、兩脅脹滿、乳房脹痛等。

李新* 醫師#3

公孫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它的位置是在人體的足部,具體來說是第一蹠骨後端的下緣,在赤白肉際處。取公孫穴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大拇指按壓一下自己腳的內側,也就是靠近腳拇指的這一側,找到腳拇指後端所連接的蹠骨。

蹠骨是一個長條狀的骨頭,它的後緣也就是接近腳後跟的一端,叫做後端,用手指沿著第一蹠骨前後滑動幾遍,然後向後滑動,一直觸摸到蹠骨的後端,然後把拇指向下也就是向腳底部位按下去,找到赤白肉際,也就是腳底比較顏色白的皮膚和腳背比較顏色深一點的皮膚交界的位置,就可以找到公孫的位置。

楊* 醫師#4

公孫穴的準確位置位於足部第一蹠骨底前下緣的赤白肉際處,作用包括緩解心悸心慌、消化不良、治療胃、心、胸的疾病等。

公孫穴是足太陰脾經上的穴位,位於足部第一蹠骨底前下緣的赤白肉際處,第一蹠骨底在大腳趾頭後面跖趾關節處摸到一個凸起,然後從這個突起再沿著足弓內側向腳後跟方向推去,又可以摸到第二個突起,這個第二個突起就是蹠骨底,在第一蹠骨底前下緣的凹陷就是公孫穴。

公孫穴是一個應用非常廣的穴位,常和內關穴相配,因為它們都是八脈交匯穴。但是內關穴位於腳掌的赤白肉際處,紮起來會很疼,所以大家儘量不要扎,可以自己按摩、揉一揉,可以緩解心慌、心悸,消化不良的症狀,針刺實際上也是主治胃、心、胸這一塊的疾病,在晚上可以熱水泡泡腳,然後揉揉公孫穴,可以強健脾胃、緩解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