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是運輸內源性膽固醇的主要載體,將膽固醇到肝外組織的主要運載工具,也被稱為「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約占血漿脂蛋白的2/3。
低密度脂蛋白在肝臟中合成,由極低密度脂蛋白(4種脂蛋白中的一種)轉化而來。肝臟疾病、長期營養不良、消耗性的疾病等會導致低密度脂蛋白過低,一般不會導致不良影響,隨著病因的去除,會恢復正常水平。遺傳因素、高脂飲食、運動量少等會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增多。高濃度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明確獨立的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因素,其含量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及病變程度相關,濃度與冠心病的發病率有明顯正相關,也是評價個體冠心病發生危險因素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應合理飲食、適量運動來控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種脂蛋白顆粒,具有運載膽固醇進入外周組織細胞的作用。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時,容易引起動脈硬化,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當體內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時,它攜帶膽固醇轉移過程中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逐漸形成動脈粥狀硬化。當斑塊逐漸增大或者脫落後導致血管狹窄或者閉塞。
低密度的正常範圍是<3.4mmol/L,所以對於健康人群,將其數值控制在3.4mmol/L以下是比較安全的。如果病人合併糖尿病等高危因素,應口服他汀類藥物將低密度脂蛋降低在2.6mmol/L以下。
如果病人既往出現腦梗塞或者心悸梗死,應將低密度脂蛋降低在1.8mmol/L以下,避免心腦血管疾病反覆發作。
出現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不要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或出現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