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初期症狀較多,不同類型淋巴瘤出現的症狀表現不同。若出現何杰金氏淋巴瘤,部分病人會產生皮下腫塊、皮膚搔癢、身體疲乏無力、咳嗽、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若出現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病人會出現淋巴結腫大、身體疲乏無力、腹脹、胸悶、胸痛等症狀,同時還可能會出現頭痛、臉部麻木,皮膚腫塊、食欲不振等反應。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因此出現的症狀表現也不相同。
當發現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出現時需要及時就醫檢查,判斷是否出現淋巴瘤,比如可以進行病理學組織檢查、影像學檢查、抽血檢查,同時還需要進行心肺功能檢查,了解病理類型。
出現淋巴瘤後需要及時進行治療,以免導致併發症出現。何杰金氏淋巴瘤一般可以進行放化療,同時還可以採取免疫治療。若出現的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也可以進行觀察等待,若有明顯不適症狀時,可以採取手術治療,切除病灶,還可以進行化療、免疫治療或標靶藥物治療。
治療期間需要定期檢查,觀察身體恢復情況,同時還需要做好身體的護理保健工作,最好不要經常熬夜勞累,也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最好不要有過大的情緒波動。
淋巴瘤通常指的是惡性淋巴瘤,惡性淋巴瘤最明顯的也就是最容易被發現的症狀,通常是淺表部位的淋巴結腫大。
惡性淋巴瘤是一組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主要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病毒感染等因素綜合導致。
惡性淋巴瘤主要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兩個大類,而無論是何杰金氏淋巴瘤還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最明顯也就是最容易被發現的症狀,常常是無痛性的淋巴結腫大。
這些淋巴結主要表現在淺表淋巴結的腫大,比如在鎖骨上區域、在腋下、在腹股溝區域,可以摸到腫大的淋巴結。
開始的時候可以是單發的淋巴結腫大,隨著病情的發展可以是多發的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之間可以互相融合而形成比較大的團塊,導致淋巴結團塊不能夠被推動。
如果病人在淺表部位出現了這樣的腫大的淋巴結,應該通過病理學檢查來明確疾病的類型。如果確診了是惡性淋巴瘤,還要進一步進行分型和分類,才能更好的治療。
有時淋巴瘤在初期症狀非常隱匿,甚至不表現出相應的症狀。隨著病程的進一步延長,病人體內的腫瘤負荷進一步增加,此時會表現出相應的全身系統症狀,通常消耗症狀,如消瘦、乏力、低熱、盜汗的症狀,有時醫生在詢問病史時,會額外進行這幾方面的詢問。
淋巴瘤除全身症狀以外,還會有局部症狀。實際上淋巴瘤多數是以淺表組織淋巴結異常無痛性增長為特點,並且比較迅速,為起病徵象,此時會表現為淺表淋巴結腫大。淋巴結有時觸手可及,在觸及淋巴結時,如果出現邊界不光滑,有些淋巴結相互融合、成團,按壓通常沒有明顯壓痛,並且比較固定、活動度較差,需要高度考慮惡性的可能。但是最終的確診,仍需要藉助於相應的病理檢查,如穿刺或切片檢查,從而進行進一步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