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屬於免疫系統的惡性腫瘤,在臨床上,淋巴瘤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兩種類型。這兩種類型的淋巴瘤都分為了四個期,第四期就是最後一個階段。
淋巴瘤第四期病人的存活時間,與淋巴瘤的病理類型密切相關,比如何杰金氏淋巴瘤中的淋巴球為主型,這是一種惡性程度最低的淋巴瘤類型,病人即使到了第四期,平均存活期也可以達到3-5年的時間。
如果是惡性程度較高的淋巴瘤,比如T細胞淋巴瘤、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以及套細胞淋巴瘤,如果病人到了第四期,病人的生存期往往就在1-2年左右的水平,更嚴重者甚至不到半年左右,病人就會臨床死亡。
所以,淋巴瘤病人第四期存活時間與病理類型密切相關。
淋巴癌是不規範的醫學名稱,臨床上稱之為淋巴瘤。據部分數據統計,經過系統治療後的第四期淋巴瘤5年生存率範圍為26%~90%,病人個人具體存活時間受多種因素影響,存在個體差異,不可一概而論。
淋巴瘤可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瘤(HL)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不同類型、不同期別的預後評估情況不同。一般來說,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發展稍慢,病程稍長,治療反應較好,甚至部分可治癒。末期何杰金氏淋巴瘤預後評估需結合國際預後評分(IPS)來評價,IPS評分越高,5年生存率相對越低,5年生存率範圍為42%~90%。
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除低度惡性類型外)發展較快、病程較短,治療效果差異大,一般預後較差。末期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通常採用國際預後指數(IPI)來評價,5年生存率範圍為2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