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排卵後14天應該會來月經,但是這是建立在病人沒有受孕、黃體功能正常、卵泡發育正常的情況下。如果病人排卵後受孕,那麼病人就不可能正常來月經,所以育齡期女性出現月經延遲,必須要檢查血或者尿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觀察是否受孕。
如果病人的黃體功能不全,那麼病人排卵後十天左右時間就會出來月經,月經的量會非常少,時間相對比較長,會持續7到10天左右。
如果病人卵泡發育不正常,就提示病人有內分泌異常情況,即使病人排卵,那麼排卵後月經也有可能會出現提前或者拖後,月經具體情況要根據內分泌失調情況而定。
排卵後14天不一定會來月經,如果在排卵期有過行房,沒有採取避孕措施,就有可能懷孕不來月經。如果平時月經周期很規律,每個月都是28-30天一次,排卵後14天來月經的概率比較大。
但月經周期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環境改變、精神壓力大、工作勞累、長期熬夜、心情焦慮等因素,都容易引起月經延遲的現象,偶爾出現一次月經延遲或不來,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如果月經中期行房時,沒有採取避孕措施而擔心懷孕,最好在月經延遲1週左右去醫院婦產科就診,配合醫生做尿妊娠試驗檢查。如果陽性有可能懷孕,需要在月經延遲10天左右做子宮都卜勒超音波檢查,確診宮腔是否有孕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