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軟骨退化是因為創傷或慢性勞損,而產生的關節軟骨變性退化、增殖性新骨形成等變化,會導致膝關節部位的疼痛。疼痛是膝蓋軟骨退化較為明顯的症狀,一般可以通過制動休息、復健理療、藥物治療以及合理功能鍛煉等幾方面進行改善。
制動休息:在膝蓋軟骨退化疼痛發作的4-6週以內需要進行制動休息,減少體力活動和膝關節的負重活動。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和軟骨的密度、硬度都會下降,在下降的過程中再次突然處於運動或勞累的狀態下時,膝關節會有明顯的疼痛反應,表現為腫脹、活動受限,所以膝蓋軟骨退化疼痛發作後,需要注意休息,減少活動。
復健理療:膝蓋軟骨退化是一種慢性疾病,可以通過復健理療,如針灸、按摩、熱敷等,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加速炎症物質代謝,能一定程度地減輕疼痛。
藥物治療:可以遵醫囑使用藥物進行緩解膝蓋軟骨退化疼痛,如止痛消炎類藥物,塞來昔布、 Loxoprofen Sodium 等,消腫藥物如邁之靈片、草木犀流浸液片等,以及外用藥物,如雲南白藥膏藥、 Loxoprofen 貼劑等進行治療。
合理功能鍛煉:待疼痛症狀有所緩解後,應該積極鍛煉膝關節周圍主要的肌肉力量,如股四頭肌,推薦的方法是平臥位直腿抬高訓練,每組10-20次,每天5-10組,長期堅持鍛煉有助於膝蓋軟骨退化疼痛的減緩和預防復發。
當病人採用以上方式皆沒有效果時,應該積極拍片,完善影像學檢查,看是否存在關節畸形,或有無手術指征行手術治療,如關節鏡、關節置換,或者是關節周圍截骨矯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