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食指關節疼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蔡鴻* 醫師#1

手的食指關節疼痛常常發生於中年以上人群,有兩個常見原因。

其一是手指的指間關節出現關節炎,會表現為關節輕度的腫脹,活動時會出現關節裡邊的異響、摩擦感和活動範圍的受限,並且伴有疼痛。如果是特殊的關節炎,比如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常還會出現關節破壞和向一側的偏斜畸形,一般拍攝X線片可以獲得準確的診斷。骨性關節炎往往會伴有關節間隙的狹窄、骨質增生,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會伴有關節半脫位。

其二是更為常見的是因為勞損,導致食指的屈指肌腱待食指根部,進入肌腱鞘管的位置產生磨損,出現無菌性炎症反應,有炎症反應後肌腱就會形成增生結節,鞘管內壁也會變的更為狹窄,導致肌腱進出血管困難,出現卡壓和彈響,俗稱為彈響指。在治療上對於腱鞘炎先選擇減少手指活動量,多休息,避免著涼水,如果不好轉可以在痛點的部位進行類固醇注射治療。 

什麼是反應性關節炎?有何症狀?

關節炎要如何治療?能治癒嗎?

引起女性關節炎的原因是什麼?

痛風性關節炎是什麼?要注意什麼?

膝蓋軟骨退化,疼痛時膝蓋後方會水腫,如何治療?

周慧* 醫師#2

食指關節疼痛的原因,主要包括外傷、腱鞘炎、骨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關節感染、結核等少見的疾病。

外傷可能會導致關節囊,以及周圍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損傷,從而引起關節疼痛,病人有外傷病史,長期勞損,比如長期使用滑鼠、手機,可能會引起肌腱與腱鞘的反覆摩擦、沾黏,從而出現腱鞘炎,也會引起食指關節疼痛、活動受限。

痛風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其可以侵犯全身多關節,也包括手部關節,從而引起食指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

關節感染例如糖尿病病人,或者長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劑的病人,由於免疫力低下,可能會引起細菌感染,從而引起食指關節的化膿性感染或者結核感染,出現食指關節的腫脹、疼痛,通常疼痛較劇烈,腫脹較明顯。

因此,如果病人長時間存在食指關節疼痛,休息後也不能緩解,就需要到骨科或者手外科就診,進行相關的影像學檢查,包括手指關節的X線、CT、核磁共振等檢查,必要時還需要抽血化驗,以明確診斷,進行進一步的治療。

黃綠* 醫師#3

食指關節疼痛,一般是指間關節炎症,或者是狹窄性腱鞘炎、軟組織炎症所導致,大部分與年齡相關的退變有一定的關係。需要注意局部的保暖,避免受涼,避免關節負荷過多,從而減少關節軟骨的磨損。

每天可以用40℃左右的溫熱水,浸泡雙手約15分鐘。可以通過熱效應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減輕關節的滑膜炎症、減輕疼痛,可以改善晨起食指關節發僵或腫脹的感覺。

可以外用膏藥,通過活血化瘀、舒筋通絡,能夠起到較好的療效。可以口服非類固醇類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 Loxoprofen 或者是塞來昔布等。

如果是狹窄性腱鞘炎導致食指關節疼痛,可能在屈伸關節的時候,伴有指間關節的彈響,可以進行局部封閉。食指關節疼痛也可能是血尿酸比較高,從而造成的痛風性關節炎。

應該控制普林食物的攝入,降低血尿酸水平。對於不同原因導致的關節疼痛,一定要區別對待,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