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中醫所說的乳癰是什麼意思?

王春* 醫師#1

中醫里的乳癰是由熱毒侵入乳房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疾病,相當於西醫的急性乳腺炎。

乳癰常發生於產後未滿月的哺乳期婦女,尤其是以初產婦多見,也可以在懷孕期或者非哺乳期以及非懷孕期發生。

它的特點是乳房局部結塊,紅腫,熱痛伴有全身發熱,而且容易傳染。根據它發病時期的不同,如果是發生在哺乳期的,稱為外吹乳癰。在懷孕期發生的稱內吹乳癰。在非哺乳期和非懷孕期發生的稱為不入耳乳癰。

它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方法基本上一樣,乳癰好發於產後三到四週的哺乳期婦女,如果乳頭出現破碎或者乳汁淤積,更容易發生乳癰。乳癰是哺乳期婦女比較常見的疾病,在發生疾病以後只要積極的治療都是比較好的。

乳腺炎化膿了如何把膿液排出來?

葉宏* 醫師#2

乳癰是發生於乳房的一種急性感染,致病菌最常見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可以是發生於哺乳期,也可以見於乳房皮膚的皮脂腺繼發梗阻、感染所導致的,而嚴重的病人還會出現寒戰、乏力,甚至出現感染性休克。

診斷明確之後應該及時的選擇手術進行切開引流,必要時還需要對口引流。手術當中應該留取膿汁,進行細菌培養和鑑定,根據病原學的結果指導臨床用藥。

另外,每天都需要進行換藥,目的是充分的引流,促進創面的癒合。在治療期間也應該配合增加飲食營養,也能夠促進病情的恢復。對於哺乳期發生的急性感染,還要叮囑病人停止哺乳,並且每天也要將乳汁吸淨,避免感染加重。 

郭鳳* 醫師#3

乳癰是發生在乳房部的急性化膿性疾病,相當於西醫學的急性化膿性乳腺炎。可以口服抗生素,辨證口服中藥。

乳癰臨床上以西醫西藥治療為主,可以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選用敏感抗生素。還可以在醫師指導下用中醫中藥輔助治療。中醫辨證分型為肝胃鬱熱證,熱毒熾盛(體內火邪過於旺盛)證,正虛邪滯證,氣血凝滯證。

若乳房排乳不暢伴頭痛周身酸楚,胸悶嘔惡,納食欠佳,大便乾結,脈弦,屬肝胃鬱熱,可選用瓜蔞牛蒡湯;紅腫熱痛,膿出不暢,口渴多飲,便秘溲赤,屬熱毒熾盛,可用五味消毒飲合透膿散。

若膿液清稀,日久不愈,伴有神疲乏力(精神疲憊,身體乏力),面色無華,神疲乏力,屬正虛邪滯,可用托里消毒散;乳房結塊質硬,微痛,皮色不變或暗紅,舌暗瘀斑,屬氣血凝滯,可用四逆散加桃仁、丹參、鹿角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