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酸軟、無力,常見於腳踝關節勞損、退化性改變,具體如下:
腳踝關節發生勞損:可以表現為腳踝關節酸軟、無力,主要與長時間站立工作、劇烈運動有關。病人發生腳踝關節勞損後,會出現腳踝關節疲勞感,使用熱水泡腳或者休息幾天後,症狀會明顯緩解。
腳踝關節退化性改變:如骨性關節炎,會表現為腳踝關節酸軟、無力的症狀。病史較長時,可以導致腳踝關節活動受限,活動時會出現關節響聲,可繼髮腳踝關節周圍肌肉萎縮,病人症狀比較明顯,需要關節腔注射配合功能鍛煉,才可以使症狀得到改善。
因此,腳踝關節出現酸軟、無力後,應根據不同病因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才可使症狀得到滿意的緩解。
在日常生活中病人出現腳踝酸軟無力的現象,尤其是老人出現這種現象,發病的原因多數是腳踝部位的骨骼出現老化、退變、增生,導致腳踝部位的骨性關節炎,會有腳踝酸軟無力,還伴有局部疼痛、腫脹,嚴重影響病人的踝關節功能活動,在著涼後或負重後,這種現象會明顯加重。
出現這種症狀後,在治療上可以考慮進行保守治療,首先需要病人減少腳踝部的負重活動,應該注意局部保暖。在腳踝部位可以給予熱敷處理,進行中藥熏洗、足浴,還可以配合理療儀烤電、中低頻電療、生物電治療等辦法。可以囑咐老人口服抗骨質增生的藥物,或者口服鈣劑和維他命D。要囑咐老人進行小腿肌肉鍛煉,以加強肌肉力量,都會緩解酸軟無力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