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還沒有明確數據表明血小板偏高不能吃什麼,但是需要注意高糖食物、高脂肪食物、高鹽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易過敏食物等,需要限制攝入量。
如果經常吃高糖食物,例如奶油蛋糕、糖果等,容易引起血糖波動,一定程度上影響血小板容量,導致不良反應出現。血小板偏高時血液黏稠度較高,如果進食高脂肪食物,容易導致血管脂肪含量增加,加重血液黏稠度高的症狀。因此病人應避免吃過於油膩的食物,例如炸雞、肥肉等。血小板偏高時病人容易出現血栓,此時血壓升高,因此應該注意避免吃含鹽量較高的食物,例如醃菜、榨菜、臘肉、燻肉等,以免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患病後病人還應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辣椒、胡椒、洋蔥、生薑等,以及白酒、紅酒等刺激性飲品,避免刺激血管,不利於病情恢復。也應注意避免進食雞蛋、牛奶、海鮮、牛肉、羊肉等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以免誘發過敏反應。
除以上食物外,還應避免吃寒涼食物、高普林食物等,而且也不可以服用升血小板的藥物。出現血小板偏高后,需要儘快前往醫院血液科進行骨髓切片檢查、外周血抹片等相關檢查,判斷具體病情,遵醫囑進行治療。
血小板過高不能吃什麼並沒有絕對的禁忌證。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有原發性、繼發性的兩大類,原發性血小板升高一般見於骨髓增殖性疾病,具有代表性的疾病是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是由骨髓中巨核細胞製造時產生,骨髓中巨核細胞增殖就能引起外周血的血小板升高,這屬於原發性血小板增多。除此之外,骨髓中的其它疾病,比如真性紅血球症、原發性骨髓纖維化,在病程中也同樣可能會有血小板輕度升高。
還有繼發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長期慢性感染、腫瘤,在一定情況下也能引起血小板升高,但是有原發病相關的表現。血象升高的程度往往是輕度升高,血小板超過600×10^9/L,這種血小板升高比較少見。而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這種骨髓增殖性疾病,血小板計數超過600×10^9/L,是較常見的情況。所以臨床不僅根據血小板計數的高低,還要根據臨床症表現,特別必要時候根據骨髓檢查確定血小板升高的原因。
血小板是人體負責止血的血球,血小板高就是血小板的數量超出正常範圍,血小板數量增高以後,人體就容易發生血栓或栓塞性疾病,尤其是老年病人,本身往往就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基礎性疾病,血小板增高以後,更容易誘發這些血栓性疾病,比如冠心病、腦血栓甚至心肌梗塞等等。
所以對於血小板數量增高的病人,少吃高糖、高脂、高熱量的食物,尤其不要吃油炸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往往會引起血糖、血脂的增高,增加血液黏稠度,使血流速度緩慢,容易產生高黏滯血症,誘發各種栓塞性疾病。平時的時候可以多喝水,這樣可以適當的稀釋血液。注意清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這樣才能避免血栓性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