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人的肝功能可以是正常的狀態,也可以異常表現。肝功能常用於評價肝臟受損的程度,以及病人能否耐受外科手術、抗腫瘤藥物等治療,但是對於確診肝癌無較大幫助。肝癌的診斷主要是依據腫瘤標誌物、影像學的檢查,而不是肝臟功能情況。但是,如果病人定期檢查肝功能,對初期發現肝細胞受損,以及輔助診斷肝炎、肝硬化,具有重要的價值。
肝癌分為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原發性肝癌通常在慢性肝病基礎上形成,多數病人會合併慢性肝炎、肝硬化,可表現為肝功能異常,但是由於肝臟具有強大的再生功能,即使腫瘤已經進入較末期的階段,但是依然不會表現出肝功能的異常。對於轉移性肝癌的病人,通常沒有慢性肝病的基礎,即使出現嚴重的肝轉移,肝功能也可能是正常。
患上肝癌之後,由於肝臟上沒有痛覺神經,所以在肝癌初期,很多人都感覺不到。但是當肝臟一旦出現了癌細胞,癌細胞就會瘋狂繁殖,這是肝臟上的正常細胞,就會慢慢的發生癌變,到了肝癌末期時,整個肝臟外部都可能會長滿腫瘤。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去檢查肝功能依然可能是肝功能正常。
也就是說,肝臟發生病變之後,就算肝臟發生了癌變,只要有一部分肝臟功能屬於正常,那麼就能正常維持機體的工作,那麼你的肝功能也是正常的。這也就造成你患上肝癌問題之後,肝功能依舊正常。
從這一層面上來說,患上肝癌問題,和肝功能並不完全是絕對的關係。而且想要有效排除檔案問題,只是查肝功能是沒有用的,必須做相關的癌篩檢。而且他還發現在初期,治療效果會更好,如果發現在末期,基本就沒有挽回的機會了。
肝癌的肝功能也可以正常。特別是針對早中期的肝癌,還沒有引起肝臟的巨大損壞,通常肝功能正常。某些肝癌是在肝硬化的基礎上所發生,而本身在肝硬化的基礎上就已經引起了肝功能異常。
所以肝癌的肝功能異常通常是肝硬化引起,並不是肝癌所引起。針對初期肝癌,並不能通過肝功能異常而發現。即使肝功能正常,也應該定期體檢肝膽都卜勒超音波,評估肝臟是否有器質性病變、腫瘤性病變等。
大部分初期肝癌都是通過定期體檢發現。如果等到出現了症狀或者合併肝功能異常,通常提示腫瘤生長巨大,從而引起相應的症狀或者肝功能不全。
初期發現的肝癌,治療效果比較良好,可以積極地採取手術切除的方式,甚至極初期肝癌在手術根治切除後能夠達到治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