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前粗後細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2024/12/09共4個回答
吳美* 醫師#1
大便前粗後細多屬於正常現象,但也不排除直腸癌、直大腸息肉等病變的出現,當出現這些病變時若還伴有其他的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治療。
在腸道中前端的大便主要處於直腸窩中,停留時間較長,水分吸收較多,故大便前端可較粗。而後面的大便多處於乙狀結腸及以上的腸道,還未完全成型,排便時通過肛門擠壓即可變為較細的形狀,因此,大便前粗後細可屬於正常情況。
直腸癌、直大腸息肉等疾病多伴有大便性狀的改變,大便也可表現為前粗後細的形狀。其中直腸癌還多伴有血便或黏液膿血便、便秘與腹瀉交替、腹痛、貧血、低熱、進行性消瘦等症狀,而直大腸息肉還可伴有便血、里急後重、黏液便等症狀。
若出現上述不適症狀,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在醫生指導下及早進行治療,以免病情發生惡化。
賈慶* 醫師#2
大便前粗後細的原因可以分為生理現象以及病症表現兩大類型,因為人體在進行排便之前排泄物會在大腸部位進行儲存,儲存時間越長排泄物中的水分會進一步發生脫水的現象,造成前端相對後端糞便出現乾結、增大的情況。
但是大腸占位性病變也會引起此類不良症狀的發生,如大大腸息肉、大腸癌、大腸黏膜纖維瘤等,因為大腸局部發生占位性病變後會導致部分排泄物由於受阻現象,引起糞便出現前粗後細的症狀。
並且此類病人往往會伴隨下腹痛、血便、膿便、排便困難等不良症狀。若病人出現此類不良症狀,建議儘早到醫院接受系列檢查,排除病變的可能性。
戴* 醫師#3
大便有時粗有時細,如果伴有明顯的大便次數增多,大便形狀異常出現黏液便、膿血便,首先需要排除器質性腸道疾病的可能,比如慢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腸道結核、細菌性痢疾以及腸道的惡性腫瘤等。
如果大便次數以及形狀正常,也有可能是由於痔瘡或者腸道息肉導致的,可以通過大腸鏡檢查明確診斷。排除腸道的器質性疾病,再考慮腸道功能性因素導致的大便形狀的改變,比如消化不良、功能性腸胃障礙、腸躁症。
董* 醫師#4
對於結腸癌病人的大便前粗後細扁一般是指結腸癌病人的大便出現形狀的改變,其原因是隨著腸道內腫瘤瘤體的增長,不僅大便的儲存空間會減少,同時在大便通過時,瘤腫還對大便進行擠壓導致大便呈現不同形態的改變。
常可以表現為大便的形狀變細,出現扁條樣、細條樣狀態,但不一定非是前粗後細。部分病人大便可能會出現前粗後細扁樣,而部分病人的大便則為前後粗細相同,也有部分病人的大便會是液狀,就是大便的形狀會受到腫瘤大小及發生位置的影響。
但出現大便前粗後細扁的改變並不一定是結腸癌引起,也有可能是由於慢性腸炎或飲食的原因所導致的,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大腸鏡檢查,明確結直腸是否存在器質性病變,從而來排除是否有結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