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本身是攝入的食物沒有被消化吸收,從胃、小腸最後排到結腸中,剛排便的時候還是稀糊便不成形,最後成形是通過結腸將其中的水分進一步吸收。如果病人腸道蠕動過快,結腸沒有足夠的時間充分將其中的水分析出來,最後排出來的大便是稀糊便。
另外一種可能性是腸道中的內容物沒有被充分消化吸收,會儲存在其中。沒有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提高了大便滲透壓,會導致腸道中的水分不能被結腸吸收。相當於中有東西將水分鎖在大便里,或鎖在大腸內容物里,讓結腸沒有辦法吸收掉,排出來大便就會稀,而且會有一種惡臭味。因為好多沒有消化吸收的食物,會繼發細菌在其中滋生,產生難聞的氣味。腸道中如果有炎症或有異常新生物也會刺激胃腸道,使消化能力下降,最終產生稀軟的大便。
長期大便不成形考慮疾病導致,常見原因包括大腸癌、腸結核、炎症性腸病等器質性疾病,也包括腸道菌群失調、腸道功能失調等功能性病變。
如果長期大便不成形,建議病人至消化內科就診。若病因為大腸癌,需以手術治療為主,並配合化療及放療等綜合治療。若為腸結核,病人可能伴有黏液膿血便等,應初期、足量、足療程的進行抗結核治療,必要時給予糖皮質類固醇治療。若為腸炎所致,其治療以抗炎、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治療為主。若為功能性腸病,各項檢查皆正常,建議病人注意飲食,注意作息,對症治療即可。
此外,出現長期大便不成形後,病人應儘量規律進食,少食多餐,避免生冷、油膩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刺激腸道,同時放鬆心情、緩解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