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感冒的時候又加上喉嚨痛,此種喉嚨痛多屬於一種鈍痛、隱隱作痛,查看咽後壁時咽後壁沒有明顯的充血、水腫,還會伴有咽喉痒痒,該情況屬於風寒犯肺引起的咽喉部不適,可以用荊防敗毒散加減進行治療,或者是使用感冒清熱顆粒、感冒疏風膠囊、感冒軟膠囊,都有疏散風寒、解表的功效。
如果是風寒感冒,再加上咽喉部紅、腫、熱、痛,提示人體可能本身有內熱,風寒感冒可能在表未解,有邪氣入里化熱,也可能和內熱象結合導致咽喉腫痛。此時還要配合清熱利咽的藥物進行治療,比如蒲公英、西青果、蘆根、白茅根等具有清熱利咽功效的中草藥泡水喝或煮水喝,能夠起到清熱利咽的功效。同時可以查血液常規,若嗜中性白血球和白血球都偏高,提示有細菌感染,可以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比如青黴素類的阿莫西林、頭孢青黴素類的頭孢羥氨苄、大環內酯類的阿奇黴素等,都有抗細菌感染的作用。
荊防敗毒散方藥組成為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茯苓、桔梗、川芎,主要功用為散風寒、祛濕、消瘡,具有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
荊防敗毒散屬於發表劑,一般用在外感風寒初期,比如剛受風、受寒時頭身疼痛、身體發緊、沒有汗,這時可有舌苔薄白、不口渴,可用荊防敗毒治療風寒表證。因其有解毒消腫的作用,可以用於各種瘡癰、毛囊炎、疔瘡、丹毒等治療,同樣濕邪造成痢疾也可以用荊防敗毒散治療。只要抓住散風寒、祛濕解毒的主要功能,此藥可以應用在不同的病症上。
荊防敗毒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由荊芥、防風、柴胡、白芷、甘草等藥材組成,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它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外感風寒所引起的頭痛、發熱、全身乏力、鼻塞、咳嗽等症狀。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喉嚨痛,荊防敗毒散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治療的選擇。
風寒感冒如果症狀比較輕,可以用生薑熬水喝,起到疏風散寒作用。如果症狀比較重,通常可以用麻黃湯加減,或者是使用感冒清熱顆粒、感冒疏風膠囊進行疏風解表治療。
風寒感冒常見症狀是鼻塞、打噴嚏、流清鼻涕、咽干、咽癢就想咳嗽,以及口渴、喜歡喝熱水,還會有咳嗽、咳白稀痰或痰中夾有少許泡沫、舌淡紅、苔薄白等症狀,在臨床當中要跟風熱感冒、暑濕感冒進行鑑別。
風熱感冒常見症狀有鼻塞、流黃膿鼻涕、咳嗽、咳黃黏痰、咽干、咽痛、舌紅、苔黃等症狀。而暑濕感冒一般表現為頭重如裹,還可能伴有腹痛、腹瀉、不欲飲食、有點發熱、惡寒、舌淡紅、苔白等症狀,多屬於暑濕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