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現胰臟炎之後,主要的症狀就是左上腹部疼痛,還會伴隨著噁心想吐、腹脹、發熱的症狀。
胰臟炎又被分為急性胰臟炎和慢性胰臟炎兩種類型,不同類型呈現的症狀也會存在差異,其中急性胰臟炎的主要症狀就是中左上腹部甚至全腹部開始疼痛,疼痛有可能向腰部和背部進行放射。在進食之後,疼痛症狀會明顯加劇。而慢性胰臟炎的主要症狀是上腹部疼痛,有可能會蔓延至後背。而且對於胰臟炎病人來說,不耐受油膩的食物,所以在吃了過於油膩的食物之後,有可能會出現大便惡臭以及排便次數明顯增多等症狀。
由於急性胰臟炎相對比較危險,所以一般需要住院治療,醫生會根據病人的病情嚴重程度做胃腸減壓以及鎮痛和補液治療。而慢性胰臟炎則需要調整個人的生活方式,需要積極控制疼痛和去除病因。如果急性胰臟炎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有可能出現水電解質不平衡的問題,甚至可能會產生低血壓和休克的後果。
因為胰臟炎所產生的疼痛症狀一般會比較明顯,所以還需要遵照醫囑進行止痛治療,在治療期間也需要儘量避免做劇烈的運動,要以清淡的食物為主,否則可能會加劇疼痛的反應。
如果是單純的輕型胰臟炎,對胰臟損害較小,且未出現全身症狀,那麼相對恢復就會較快,一般住院時間為5-7天,就可以出院。回家後經過2週左右的休息、恢復性治療,基本就能恢復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但如果是重症胰臟炎,由於胰臟反覆發生損傷、壞死,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就會導致住院時間延長,甚至1個月左右。若合併嚴重的併發症,如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是膿毒血症等,住院時間有可能在數月以上,並且有可能危及生命。
為預防胰臟炎,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保持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均衡攝入,避免暴飲暴食、高脂飲食、大量飲酒等。此外,及時預防和治療膽道疾病,比如膽結石、膽道結石、膽道蛔蟲等,去除其他引起膽道疾病發作的誘因。再者,生活中需要注意控制血脂,如果三酸甘油脂過高,出現胰臟炎機率顯著提高。此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服用降脂藥物,短期內把血脂降到正常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