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傷腫了以後怎麼處理?
2024/12/12共4個回答
郗彥* 醫師#1
摔傷後出現腫脹是常見情況,掌握正確的處理方式對於消腫、減輕疼痛和促進恢復至關重要。
當發生摔傷後,應立即停止活動,避免受傷部位進一步損傷。比如若是腿部摔傷腫脹,要停止行走,手臂摔傷則避免繼續使用該手臂進行持物等動作。這是因為在受傷初期,受傷部位的組織較為脆弱,繼續活動會加重損傷程度。
在摔傷後的24-48小時內,冰敷是關鍵步驟。可以使用冰袋或者用毛巾包裹冰塊敷在腫脹部位,每次冰敷時間約15-20分鐘,每隔2-3小時進行一次。冰敷能夠使局部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和滲出,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
在受傷初期無皮膚破損時可遵醫囑先噴雲南白藥噴霧劑保險液再噴噴霧劑,若腫脹疼痛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布洛芬膠囊等非類固醇類抗炎藥抑制炎症介質,並可輔助口服活血止痛膠囊等促進淤血消散。
需要注意的是,進行以上方法治療時,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在摔傷腫脹後的恢復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受傷部位的情況。如果腫脹持續加重、出現皮膚青紫範圍擴大、疼痛劇烈難以忍受或者肢體活動受限等情況,應及時就醫,需要進一步進行一些檢查,以排除骨折等嚴重損傷。
高志* 醫師#2
摔腫都是軟組織損傷導致的局部皮下軟組織破裂、血管破裂引起局部出血,軟組織裡面也出現了損傷性腫脹。要想最快消腫,首先要制動,摔傷的腿儘量少活動。另外,局部趕緊做冰敷,受傷以後兩天之內先做冰敷,減輕受傷關節周圍的出血、腫脹的情況。
另外,抬高患肢,讓受傷的腿高於心臟,有利於靜脈回流,有利於消腫。過了兩天之後可以做熱敷,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環,幫助消退腫脹。可以用外用的疏經通絡、活血化瘀的藥水、藥膏,吃消腫止疼的藥加快消腫。有的時候可以在腫脹之後局部用彈力繃帶加壓包紮,抑制局部的腫脹,也有利於加快消腫。
岳* 醫師#3
摔傷之後身上局部出現腫脹與淤青,屬於外傷以後局部的皮下淤血以及軟組織損傷、水腫所致。目前可以進行局部的冰敷處理,能夠減少滲出、促進止血。
如果短時間內出現大的血腫,說明損傷的血管較大,此時需進行局部壓迫。如用膠布、繃帶進行局部壓迫處理,一般12小時後出血基本停止。後續情況需進行熱敷,同時配合藥水塗擦,使局部組織能夠吸收滲出的血液。常用的藥物有正骨水、紅花油、雲南白藥等都可以在局部使用。如果是肢體摔傷,要抬高患肢,儘量避免活動,以減少關節部位摩擦及進一步加重損傷及水腫。
劉俊* 醫師#4
摔傷後如何消腫化瘀是居家經常碰到的常識性問題。受到外傷之後,一般會出現皮下軟組織損傷和血管破裂,很容易出現血腫。
如果是聚集性血腫,就是看起來鼓鼓囊囊的,實際上大多數情況下是微血管損傷後,看起來只是腫脹起來,有一些滲出,但是並沒有明顯波動的腫塊。
所以處理摔傷後的症狀,如何消腫化瘀,實際上預防非常重要,也就是剛剛摔傷之後,通過適當的壓迫和冰敷,或者叫冰塊冰敷,減少血管破裂和滲出,是減少腫脹的非常重要的途徑。可以通過冰塊的冰敷,或者是中藥或者西藥噴霧,降低局部血腫形成程度。
如果一旦血腫已經形成,也就是在24小時之後,已經形成腫塊,範圍不再擴大,可以通過熱敷,甚至配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藥熬成藥劑去做濕熱敷或者泡浴,都可以幫助外傷後血腫消散,其前提條件是傷口不能是開放性的,也就是不能有大破口,有破口還去泡腳、泡傷口,是不合適的,如果是閉合性的,這樣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