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傷是平時運動以及平時工作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一類損傷,主要是肌肉產生了過度牽拉,損傷到了肌纖維,而產生了相應的疼痛、腫脹、功能受限等一類疾病。
肌肉拉傷的處理主要與肌肉拉傷的嚴重程度相關,如果是肌肉輕微拉傷,此時肌肉纖維細胞可以出現腫脹,但是結構還比較完整,也沒有出現肌膜的損傷。這種情況下一般局部的休息、理療,可以等待自然修復,無需特殊處理。
如果是中度拉傷,這部分可以伴有部分肌纖維的斷裂,甚至斷端可以有出血,引起局部積水、血腫。臨床上可以表現為疼痛較重,並且肌肉收縮過程中,會影響到關節的活動度。
如果是這種情況,除了充分的休息、冰敷以外,在損傷72小時以後可以進行適當熱敷,並且可以進行局部輕微的恢復性按摩,有助於肌肉血液循環的增加,促進肌肉斷端的恢復。
如果是嚴重的肌肉拉傷,比如肌肉的部分纖維出現了大部分斷裂或者完全斷裂,除了常規的保守治療外也是不能按摩的,因為按摩過程中會導致斷端出現明顯出血,或者是延緩肌肉拉傷的恢復,此時往往需要進一步手術來進行相應治療。
出現肌肉拉傷後,局部肌肉組織會出現水腫、輕微疼痛不適,並且在受傷後肌肉功能會出現不同程度減弱。若此時進行按摩可能會導致局部疼痛、腫脹的情況加重,不利於病情恢復。
建議肌肉拉傷後應及時通過冰敷,或者加壓包紮等形式進行緊急處理,在完成緊急處理後讓肌肉處於放鬆狀態,以緩解相應的症狀。若想對拉傷部位進行按摩緩解,需等到拉傷後24-48小時進行,此時進行輕柔的按摩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疼痛、腫脹。
在拉傷的恢復中期應對受傷部位的血流以及淋巴循環進行改善,並促進肌肉組織的新陳代謝,確保淤血以及滲出液加速吸收,提高恢復能力。因此病人可遵醫囑採取熱療、拔罐等方法對受傷部位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