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腸絞痛持續多久?
2024/12/11共4個回答
侯紹* 醫師#1
新生兒腸絞痛在臨床中較為常見,由於每個新生兒的體質不同,因此持續時間也不同,通常持續數分鐘或2-3小時,嚴重者甚至會持續3-5小時,且一般在夜間發作,每周持續1-2次以上,總持續時間可能會超過1週以上。如果由於消化不良、腹部受涼等情況引起新生兒腸絞痛,通常排氣或大便後可緩解,但如果持續時間較長,可能存在器質性病變,建議立即就醫。
比如一次餵奶量過多或頻繁餵奶造成新生兒胃腸超負荷工作,可以出現腸絞痛的情況,一般隨著餵養方式的改善,腸絞痛症狀會得到一定好轉。建議平時注意餵奶時間要規律,不要一次餵食過多。如果較長時間未緩解,建議遵醫囑使用益生菌類藥物,如嗜酸乳桿菌、雙歧桿菌等治療。
比如腹部受涼,此類情況導致的新生兒腸絞痛,通常持續時間較短。建議適當保暖,可以在新生兒腹部放溫熱的水袋或在肚臍周圍貼臍貼,同時可採取輕柔的手法按摩,將手放在新生兒的肚臍周圍,順時針輕輕按摩小腹部,可有效緩解腸絞痛情況;
比如器質性病變,如腸胃炎、腸套疊等情況也會使新生兒出現腸絞痛的表現。 應警惕是否出現如噁心、嘔吐、腹瀉等異常情況,此時建議立即就醫,進行便常規、血液常規、超音波等相關檢查,明確病因治療。
新生兒如果出現腸絞痛表現時,可用上述方法對因採取措施,也可以採取飛機抱、輕輕拍後背來安撫新生兒,還可以輕聲安慰、吟唱歌謠等安撫其情緒。
陳* 醫師#2
新生兒腸絞痛會持續的時間,並沒有一個確切表述。需要根據每個患兒的個體差異以及引起腸絞痛的原因等,具體因素綜合分析。
新生兒的腸絞痛多發生在下午或晚上,餵奶後發作。表現為突然大聲哭鬧、不安、腹部緊張、雙足發涼、雙手緊握,餵奶也不能緩解,直到哭鬧到全身無力入睡,排出大便或氣體而得到緩解。腸絞痛是由於寶寶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腸蠕動快慢不規律,造成的腸管道肌肉痙攣,或者寶寶吃完奶以後沒有拍嗝,造成一部分冷空氣進入到胃腸內,引起腸絞痛。一般來說,可持續數十分鐘至數小時,通常不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
為避免新生兒腸絞痛的發生,應儘量製造安穩的環境給嬰孩吃奶。在餵奶時儘量避開嘈雜的聲音和刺激性的光線,不要一次餵太多奶,應注意按需餵奶。
馬* 醫師#3
腸絞痛一般發生在生後5個月內嬰兒,絕大部分在生後2-4週左右開始出現腸絞痛,最長時間一般持續到生後5個月。
大部分嬰兒在生後5個月內,腸絞痛表現即可逐漸緩解消失。腸絞痛目前發病誘因還不是特別明確,對有腸絞痛嬰兒而言,一般每天發作時間持續3個小時以上,時間相對一般較固定。多數在黃昏或睡前時間,不同嬰兒可能不同,但多數嬰兒均表現為相對固定時間發生腸絞痛。哭鬧時間每天超過3小時,在1週之內至少有3天以上發作。對於腸絞痛,家長無需特別焦慮,屬於發育過程中的常見表現,至今誘因不清楚,也無特別絕對治療方式。因此家長無需太焦慮,可嘗試調整奶品、換用低敏奶粉等。
家長可以給寶寶順時針方向帶一點壓力的按揉肚子,因為寶寶的腹壁比較薄,如果看到有鼓包,可以順著往肛門的方向揉一揉,把氣排出去,腸絞痛就會明顯緩解。
楊益* 醫師#4
新生兒腸絞痛不是一個病名,而是一種症候群。新生兒腸絞痛是指寶寶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會突然出現大聲的哭鬧、煩躁等等,每天至少會持續三小時以上,每個禮拜哭鬧可能多於三天,持續一個禮拜以上,不影響孩子的生長,就可以診斷為新生兒腸絞痛。
由於新生兒不會說話,對於身體的不適只能用啼哭來表達,並且這種啼哭常常發生在夜間,不易安撫。如果寶寶出現無緣無故的哭鬧、尖叫或者激動,而且比正常情況下持續的時間長,很難安撫,在排除了飢餓、尿布濕了、冷熱不適等情況下,基本就可以認定為新生兒腸絞痛。新生兒腸絞痛具體的症狀可以有如下的表現。
首先是孩子會突發性的尖叫,有時候會出現聲嘶力竭的大哭,甚至哭到臉紅脖子粗的情況下也停不下來。其次是有些寶寶還會有頭部的搖晃,有時候全身挺直,有時候又會有雙腿的蜷縮,呼吸可能會比較快速。另外,在寶寶哭鬧的時候,他的面色可能是蒼白的,看起來肚子比較脹,四肢末梢發涼,有的孩子可以有大便偏稀的表現。寶寶哭鬧可以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不等,媽媽無論如何的搖、抱或者哄、餵奶都不太管用,一般會直到孩子哭喊到聲嘶力竭方才停止。有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哭到累了,睡著了,可能不一會又醒了繼續哭,經常折騰到半夜才會停止,有時在孩子排便或者放屁之後會稍有改善,類似以上這些情況每天都會在相同的時段出現。
新生兒腸絞痛多發生在孩子出生之後两週到四個月之間,但個別的孩子也可能會延續到出生後六個月以上,多數在傍晚或者半夜時分發生。新生兒腸絞痛往往是一個暫時性的生理現象,一般在孩子三四個月以後都會有逐漸的好轉,症狀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