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腸絞痛會持續的時間,並沒有一個確切表述。需要根據每個患兒的個體差異以及引起腸絞痛的原因等,具體因素綜合分析。
新生兒的腸絞痛多發生在下午或晚上,餵奶後發作。表現為突然大聲哭鬧、不安、腹部緊張、雙足發涼、雙手緊握,餵奶也不能緩解,直到哭鬧到全身無力入睡,排出排便或排氣而得到緩解。腸絞痛是因為寶寶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腸蠕動快慢不規律,造成的腸道肌肉痙攣,或者寶寶吃完奶以後沒有拍嗝,造成一部分冷空氣進入到胃腸內,引起腸絞痛。一般來說,可持續數十分鐘至數小時,通常不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
為避免新生兒腸絞痛的發生,應盡量製造安穩的環境給嬰兒餵奶。在餵奶時盡量避開嘈雜的聲音和刺激性的光線,不要一次餵太多奶,應注意依需求餵奶。
新生兒腸絞痛在臨床中較為常見,由於每個新生兒的體質不同,因此持續時間也不同,通常持續數分鐘或 2-3 小時,嚴重者甚至會持續 3-5 小時,且一般在夜間發作,每週持續 1-2 次以上,總持續時間可能會超過 1 週以上。如果由於消化不良、腹部受涼等情況引起新生兒腸絞痛,通常排氣或排便後可緩解,但如果持續時間較長,可能存在器質性病變,建議立即就醫。
例如一次餵奶量過多或頻繁餵奶造成新生兒胃腸超負荷運作,可以出現腸絞痛的情況,一般隨著餵養方式的改善,腸絞痛症狀會得到一定好轉。建議平時注意餵奶時間要規律,不要一次餵食過多。如果較長時間未緩解,建議遵醫囑使用益生菌類藥物,如嗜酸乳桿菌、雙歧桿菌等治療。
例如腹部受涼,此類情況導致的新生兒腸絞痛,通常持續時間較短。建議適當保暖,可以在新生兒腹部放溫熱的水袋或在肚臍周圍貼肚臍貼,同時可採取輕柔的手法按摩,將手放在新生兒的肚臍周圍,順時針輕輕按摩小腹部,可有效緩解腸絞痛情況;
例如器質性病變,如胃腸炎、腸套疊等情況也會使新生兒出現腸絞痛的表現。應警惕是否出現例如噁心、嘔吐、腹瀉等異常情況,此時建議立即就醫,進行糞便常規、血常規、超音波等相關檢查,釐清病因治療。
新生兒如果出現腸絞痛表現時,可用上述方法對因採取措施,也可以採取飛機抱、輕輕拍背來安撫新生兒,還可以輕聲安慰、吟唱童謠等安撫其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