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本氏甲狀腺炎是1912年日本一位叫橋本的教授首先提出,所以得名橋本氏甲狀腺炎或者稱橋本氏病。橋本氏甲狀腺炎又叫慢性淋巴球性甲狀腺炎,是甲狀腺的一種常見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甲狀腺機能低下的最主要原因。
橋本氏甲狀腺炎病人體內存在甲狀腺自身抗體包括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和甲狀腺球蛋白抗體,這兩種抗體導致甲狀腺慢性炎症,最終導致甲狀腺機能低下。
大部分橋本氏甲狀腺炎病人甲狀腺功能是正常的,就不需要特殊處理,定期監測甲功即可。但也有一部分橋本氏甲狀腺炎病人存在甲狀腺機能低下,需要服用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通過服用甲狀腺激素,使甲功恢復到正常,就不會對機體有不利影響。
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這種疾病是由於人體自身抗體產生損害,從而使病變甲狀腺組織被大量的淋巴球、漿細胞和纖維化所代替。
橋本氏甲狀腺炎又稱為慢性淋巴球性甲狀腺炎。對於這種疾病,病人臨床上最主要的表現為無痛性瀰漫性甲狀腺腫大,並且多數病人會有不同程度的甲狀腺功能改變,當甲狀腺腺體較大後可出現明顯的壓迫症狀。
臨床上對於這種疾病的診斷,可綜合考慮病人甲狀腺腺體增大、基礎代謝率以及甲狀腺攝碘率變化,並且結合超音波徵象及甲狀腺功能中甲狀腺抗體顯著增高給予診斷。
如果病人無明顯臨床症狀,單純出現甲狀腺功能變化時,通常可服用外源性的藥物來維持正常的甲狀腺功能。一旦病人因甲狀腺腺體過大出現明顯的壓迫症狀或者考慮有甲狀腺惡變可能時,應積極給予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