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病人在行痔瘡手術後,發生了大便憋不住的情況,該情況的發生與很多因素有關,常見的有腸道準備不充分、麻醉、損傷括約肌、疼痛等,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及時治療。
腸道準備不充分:在痔瘡手術前,醫生會囑咐進行腸道準備,即排空腸道,以防止發生大便術後漏出和感染,而一些病人由於術前未排淨大便,導致大便從肛門漏出。所以術前一定要遵醫囑儘量排淨大便。
麻醉:由於痔瘡手術需要進行麻醉,雖一般不採用全麻,但是一些代謝較慢的病人,術後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麻醉前狀態,同時由於醫生對肛門進行了類固醇治療,皮下神經叢被阻滯,導致肛門部感覺障礙。此時,病人不需要過度緊張,一般需要7天便可恢復。
損傷括約肌:正常情況下,痔瘡手術不會造成肛門括約肌異常,但是如果因手術時損傷了肛門括約肌,則可能造成大便憋不住。
疼痛:手術後,病人會因為肛門部疼痛,而不敢用力收縮肛門,肛門括約肌處於鬆弛狀態,則會導致大便漏出,大便憋不住。
一般肛門手術是不會導致大便失禁的,因為在手術之前,醫生會評估病人肛門的情況,包括神經感覺、肌肉功能等,手術的設計也都是為了避免肛門功能的損傷而設計的,所以一般手術是不會引起永久的肛門失禁的。
手術之後排便不太正常的情況,有少部分病人肛門口總是有大便不自覺的出現,這跟手術初期肛門功能受影響、肛門神經感覺受影響是有關係的,多數病人通過一段時間的術後保守治療,通過換藥、上藥、口服藥物等方法治療,這些症狀會逐漸消失,恢復到正常的肛門功能。具體每個人手術後大便失禁的原因是不清楚的,不能夠確定下來。
痔瘡手術之後大便失禁可能有主要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剛手術之後肛門功能沒有恢復,但是有明顯的疼痛,影響排便的功能,這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我們大家都不想,都不願意看到的,手術造成的肛門功能受到影響,這是兩種情況。
最常見的可能就是病人手術之後還不適應排便,局部傷口疼痛,局部肛門肌肉功能沒有完全恢復。可能過幾天也許就慢慢的恢復了,也許就沒有這種情況了。如果有這種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去看,找大夫進行檢查,看看到底是哪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