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如果痔瘡伴有便秘、排便費力、妊娠、咳喘等,或者是久坐、久站、久蹲等,都會導致肛墊的壓力增大,靜脈受壓,導致直腸靜脈回流不暢,而淤積的血液在痔血管內滯留時間較長,就會造成血栓性痔瘡,是外痔中較常見的一種。
血栓性痔瘡發病較急,多在大量飲酒、辛辣飲食、劇烈運動、排便過猛,或者上火後出現,可能突然感覺肛門口出現了一個圓形的腫塊,同時伴有劇烈疼痛。
大多數的痔瘡血栓能自行吸收,但如果血塊較大,就需要及時手術將血栓剝離後,或者是痔瘡切除術後,再藥物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出現感染、潰破、化膿的情況。
血栓性痔瘡會出現漏便嗎?
有可能,如果頻繁發作痔靜脈栓塞,可能會影響到肛門口括約肌功能,就會出現漏便情況,不過大多數痔靜脈栓塞會引起疼痛、肛門異物感、腫物較硬、表皮破潰、化膿等。
對於血栓性痔瘡的預防,平時要保持大便通暢,可多吃一些高纖維食物,儘量少吃辛辣刺激、油膩、高糖類食物,也要多喝水,避免上火,如果出現排便困難,可以用開塞露通便,如果頻繁發作最好到肛腸科解決。
肛門控制不住漏便是怎麼回事?
一般來說,控制不住漏便,多和肛門括約肌受損有關,或者是一些老人因為身體機能下降,肛門肌肉萎縮、鬆弛,出現了肛門失禁、漏便的情況,當然,一些外傷、或者肛門手術也會導致肛門周圍皮膚缺損、疤痕,出現肛門失禁、漏便的情況。
對於輕度的肛門失禁,可以適當做提肛運動來改善,能幫助恢復肛門括約肌功能,如果肛門失禁較嚴重,就需要手術干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