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後由於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內的血漿外滲到組織間隙堆積在表皮下,即可形成水泡。根據臨床經驗,如果燙傷不嚴重,只是小水泡,且日常護理得當,沒有出現感染的狀況,一般3-5天即可恢復。但是如果燙傷較為嚴重,水泡的面積也比較大,則可能需要1-2週才能消失。而且如果是老年人,由於恢復能力下降,且未能科學護理,可能水泡消失的時間會更長。
如果想要水泡盡早消失,平時需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潔乾燥,以免發生感染的狀況,或者可以遵醫囑使用磺胺嘧啶銀乳膏、紅黴素藥膏、Mupirocin藥膏等藥物治療,飲食上注意保持清淡、易消化,不要攝取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水泡較大,還可以在專業人士的操作下,進行局部消毒後,用無菌注射器抽取其中的液體,然後塗抹藥物,並用敷料覆蓋保護局部,也有利於水泡消失和恢復。
燙傷後起水泡,其消退時間因燙傷程度、個體體質及處理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燙傷的水泡消退時間可能在3天到2週。若燙傷嚴重或處理不當,恢復時間可能更長。
淺二度燙傷累及表皮生發層和真皮乳突層,常出現水泡,若水泡較小且處理得當,如保持水泡皮完整、規範消毒護理,傷口可在1-2週內癒合。但如果水泡較大或發生破裂,癒合時間可能延長至2-3週,且感染風險增加,一旦感染,恢復時間將進一步拉長。深二度燙傷損傷達真皮深層,傷口紅白相間、痛覺遲鈍,恢復時間通常需要3-4週。此類型燙傷癒合後往往會留下疤痕,新生皮膚較為脆弱,需更長時間恢復功能。三度燙傷最為嚴重,全層皮膚壞死,常累及皮下組織甚至肌肉、骨骼,即使經過專業的清創、植皮等治療,恢復也需數月甚至數年,且常伴有嚴重的功能障礙和疤痕攣縮。
燙傷後每日使用無菌棉棒沾取生理食鹽水,輕柔擦拭燙傷傷口,從中心向四周清理分泌物和污垢。清潔後自然風乾或用無菌紗布輕輕沾乾,保持傷口乾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潔劑,防止損傷新生組織,降低感染風險。飲食上增加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攝取,如瘦肉、魚類、新鮮蔬果等,為傷口修復提供營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