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燙傷部位形成的是比較小的水泡,則說明燙傷部位可能屬於淺二度燙傷,在使用冷水對燙傷水泡部位沖洗後,可以使用優碘對燙傷水泡部位進行消毒處理,需要保持水泡完整性,不需要刺破,水泡內的液體後期會被機體自行吸收,局部塗抹濕潤燒傷膏、京萬紅軟膏等藥物治療即可。
如果形成的是體積較大的水泡,則說明可能屬於深二度燙傷,一般需要將水泡內的液體排出,可由醫護人員使用消毒針將水泡刺破排除液體,或使用無菌注射器將水泡內的液體抽出,並保留水泡皮的完整,直接敷在燙傷部位,可以保護創面預防感染。燙傷局部應在使用優碘消毒處理後,塗抹濕潤燒傷膏、京萬紅軟膏、磺胺嘧啶銀乳膏等藥物進行治療。燙傷部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引發燙傷部位出現感染,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藥物,預防局部出現感染。
燙傷起水泡後,如果水泡比較小,水泡內的液體比較少,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水泡內的液體能夠自行吸收。但如果水泡比較大,水泡內的液體比較多,可以用注射器將水泡刺破,然後適當擠壓,使水泡內的液體排出。水泡皮要保留,能夠起到隔離的作用,可以防止外界的污染物進入創面內,還具有防止創面加深的作用。
隨著燙傷的逐漸恢復,水泡皮會脫落,創面會有分泌物,此時可以用優碘等對創面進行消毒,不但具有殺菌的作用,而且能夠清除分泌物,有助於創面癒合。消毒創面後可以外用藥物進行治療,比如磺胺嘧啶銀乳膏、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等,可以防止創面感染,促進創面癒合。注意後期時,水泡皮如果不脫落,應及時去除,否則水泡液積聚,容易造成感染。
燙傷起水泡治療期間,需要注意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等。可以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比如瘦肉等,能夠提供豐富的營養,可以促使燙傷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