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要住院多久?
2024/12/09共4個回答
康虹* 醫師#1
胃出血住院多久需要看胃出血的原因、胃出血的嚴重的程度、病人的年齡、一般情況以及其伴隨基礎疾病的多少、嚴重程度等,不能一概而論。
胃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包括消化性潰瘍、胃癌、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賁門黏膜撕裂、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等,不同的原因其治療方案、治療時間長短、病情的兇險等不一樣。
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最為兇險,往往發生於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病人,出血之後出血量非常洶湧,病人可以出現大量的嘔血、便血,短期之內可以出現失血性的休克,甚至死亡的情況。因此在治療上比較困難,要給予大量的補液,輸血穩定病人的生命體徵,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行CT或者胃鏡的檢查,明確出血的部位以及出血的量等。
在治療上可以通過胃鏡下對出血的靜脈,進行硬化或者套扎的治療,並且經常需要多次的進行治療,才能將出血的靜脈完全的閉塞,治療周期比較長,可以達到數月甚至數年。
對於炎症性的疾病,如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以及胃潰瘍,如果沒有侵犯到比較大的血管,經過短期的禁食水以及抑制胃酸分泌,靜脈補液等治療,數天後出血可以停止。
陳陽* 醫師#2
上消化道出血俗稱胃出血,這是消化科的急症,根據病情,輕症病人可以在門診拿藥治療,重症病人一般需要住院5-7天。
常見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包括消化性潰瘍病、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食道-賁門黏膜撕裂症候群、食道-胃底靜脈曲張、食道以及胃的腫瘤等,病人臨床可表現為嘔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狀。出血量較大時還可表現為排暗紅色甚至鮮紅色血便等症狀,對於出血量不大,這些低危因素的病人可考慮在門診服用 Omeprazole 等質子泵抑制劑類藥物進行治療。但是如出血量較大或者合併有心腦血管疾病等高危因素的病人,則應住院進行系統治療,一般住院的時間為5-7天。
需要注意大出血時病人宜取平臥位,並將下肢抬高,頭採取側位,以免大量嘔血時血液逆流引起窒息,必要時吸氧、禁食,少量出血可適當進流食,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攝入。
陳欽* 醫師#3
胃出血治療時間與病因密切相關,病因不同,住院時間不同。
如果是糜爛性胃炎引起的胃出血,經規範化治療,1週左右黏膜得到修復,便可出院。
如果是消化性潰瘍引起的胃出血,根據潰瘍深淺,是否侵犯深部血管,決定住院時間。如果是肝硬化或門靜脈高壓引起胃底食道靜脈破裂出血,出血量大,出血得到控制,2-3周後根據病人情況決定是否出院。
如果胃出血保守治療無效,手術治療的一般住院時間需要2-3週。因為需要完善術前準備,待病人病情穩定才能實施擇期手術,術後7-9天拆線。急診手術的一般住院時間是10天左右。
吳漢* 醫師#4
胃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消化性潰瘍,如果消化性潰瘍出血,進行及時的治療,2-3天出血就能夠止住,但是潰瘍的癒合往往需要6-8週。
如果胃出血是由於食道胃底靜脈曲張及破裂出血,往往出血量是非常兇猛的,可以出現嘔血,甚至可以出現一過性暈厥,這時候需要及時在內鏡下治療。但往往是肝硬化的併發症,即使進行內鏡下的治療也不可能進行根本的治癒。所以,即使當時出血止住了,如果不定期複查加予內鏡下的預防治療,有可能一年之內還會再次出血。如果胃出血是由於食道賁門黏膜撕裂所導致,往往預後是比較好的,部分病人24小時以後就能止住,而並且有自愈的傾向。胃出血還有可能是胃癌導致的,這種情況下也是不容易治癒的。
所以,根據胃出血的原因不同,病人的預後是完全不同的,建議病人在發生胃出血的時候,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給予治療。平時生活中也要注意清淡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