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多久恢復正常飲食,需要根據出血類型進行判斷。如果糜爛出血經治療後,確定沒有再出血,那麼,可以馬上恢復飲食。但是飲食要清淡,不能喝酒、抽菸,不能吃辛辣和紅色、咖啡色食物,否則不易判斷是否復發活動性出血。
潰瘍出血或惡性腫瘤出血,即便判斷出血已經停止,最好過6小時,甚至24小時再恢復飲食。飲食需要循序漸進,由流食到半流食,逐漸到固體飲食,恢復時間要根據進食反應決定,通常要完全恢復正常飲食可能在2週左右。糜爛出血量少,通常有自限性,而潰瘍出血可能比較兇險,量比較大,但還可以自止。癌症出血有時不能自止,因為癌腫表面本身潰爛,有時甚至是在內鏡下止血也有困難,要進行外科手術或者介入治療。
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兇險,通常出血量較大,可能合併有肝硬化,需要逐步恢復飲食,可以延長到2週以上,甚至3-4週才恢復到正常飲食。嚴格來說不是正常飲食,病人通常伴有食道靜脈曲張,需要進食軟食、半流質,防止再次出血。
胃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其實跟飲食有關係,比如暴飲暴食、寒涼刺激、辛辣刺激,引起胃黏膜變化,達到了潰瘍水平,或者影響黏膜下血管的時候,引起破裂出血。另外,吃心腦血管的藥物,比如阿斯匹靈等抗凝藥物,都會影響胃腸黏膜。還有腎科、婦產科的藥物都可以影響到胃黏膜的穩定性,可出現胃出血的症狀。
胃出血時可能看到的臨床症狀主要是嘔血,比如嘔吐出像咖啡渣樣的東西,或者解黑色大便,如瀝青樣的黑色。沖開可能有紅色或者沒有紅色,成形或不成形大便,有這種情況考慮胃出血的可能性比較大。
胃出血以後多久能正常飲食,要判斷胃出血是否停止。如果是很少量的糜爛、出血,而且出血已經停止,就可以開始進食溫涼流食;如果是潰瘍性的病變,出血完全停止,也可以逐步開放飲食。
如果是腫瘤病人,雖然暫時出血停止,但是還有可能再出血,此時建議適當延長,觀察1-2天以後再決定是否進食。無論是哪種情況,進食首先是溫涼流食,吃了1天覺得還可以,沒有活動性出血,也沒有不良的腹痛等情況,就可以吃半流食。
飲食逐漸由稀粥、面片湯,過渡到菜粥、瘦肉粥、雞蛋羹等,但是不要吃咖啡色和紅色的食物,以免不能判斷是否再出現出血,如果這些飲食都沒有出現任何不良反應,沒有出血的情況,一般1個禮拜左右就能夠完全正常飲食。
胃出血通過配合醫生積極治療,一般情況下5~7天以後可以食用一些流質食物,再逐漸過渡到半流質飲食,以及正常的飲食。
胃出血通常是由於過量飲酒或者酗酒的原因引起的症狀,過度勞累或者日常不合理飲食也可能會導致胃出血,胃出血病人通常表現為便血和嘔血。在前期病人一般需要禁食,並對出血的情況進行觀察,可以在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暫時使用 Omeprazole 和碳酸氫鈉片等藥物,來緩解疼痛、改善胃酸過多、保護腸胃以及糾正貧血。還需要結合病人病情完善腸胃鏡檢查,以明確病因。如果有惡變的性質,可能需要酌情進行手術治療。
胃出血在恢復期間,適合吃一些軟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使用過於油膩、生冷或者其它有刺激性的食物,還要避免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