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能否自愈主要是與出血病因、病情嚴重程度以及病人本身的特點有關。如果病人是因為一些良性疾病胃部出血,比如消化性潰瘍或者是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因為病情相對較輕,潰瘍較小、表淺以及糜爛灶較少,然後出血量也會相對較少。同時病人本身相對比較年輕,沒有很多嚴重的合併疾病,並且在胃出血之後,自己比較注意飲食以及休息等生活方面的情況,在一段時間內胃出血可以慢慢自愈。
但是需要提醒,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很難準確的判斷病人發生出血後是否可以自愈,並且在不治療等待自愈的時間段內可能會發生危險的大出血。所以並不建議病人在出血後不就醫,而是等待潰瘍、出血自行好轉,建議在發現出血之後,需要儘快到醫院專科門診或者急診就診,由醫生給予正確藥物,甚至手術治療幫助止血,以促進病因的癒合和好轉。
嚴格來講,不同病因、不同程度的胃出血,是否會自己好存在一定的差別。
如果是劇烈嘔吐引起的賁門黏膜撕裂,導致的少量胃出血,沒有合併其他的臨床症狀,一般通過正確的生活方式調理後,胃腸黏膜可以自行癒合,達到痊癒效果。
但是如果肝硬化導致的胃底及食道靜脈曲張所誘發的大量胃出血,或胃癌、消化性潰瘍導致的胃出血,則很難自愈,即使一時出血停止,仍需要進一步治療,否則可能再次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對於考慮胃出血的病人來說,建議及時就診,完善相關檢查,評估病情後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不建議病人寄希望於自愈,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