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在醫學上等義於焦慮憂鬱狀態,焦慮憂鬱狀態治療時間的長短,首先取決於病人病情的嚴重程度。比較輕的病人,通過漢密爾頓焦慮憂鬱量表的評分,得分比較輕,而且病情持續時間比較短,這一類病人可以通過談話,心理治療。可能適當的體育運動,比如瑜伽運動、跑步運動這些運動可以得到適當緩解。這類人可能不需要藥物,在短時間2-3週之內或者一個月之內就可以緩解。
但是相反,如果憂鬱程度比較重或者持續時間比較長的病人,可能要規範使用藥物治療,抗憂鬱治療它其實有足量、足療程的要求。服用抗憂鬱藥物即使是首次診斷為焦慮憂鬱病人,首次服藥一般推薦也至少在三個月以上,並且需要醫生評估以後才可以緩慢減藥,然後來停止服藥。如果第一次治療沒有進行規範足療程的治療,這類病人往往容易出現症狀復燃,或者是復發,有些嚴重的病人甚至最後評估之後可能需要終身服藥。所以自律神經失調,若要完全根治,需要科學、規律的治療才能夠達到目的。
自律神經失調一般持續6-9個月,對於難治性自律神經失調持續時間可能為1-3年,才可以逐漸好轉。自律神經失調在臨床上病人常表現為頭昏、頭痛等症狀,部分病人出現噁心、嘔吐、心慌、胸悶、心悸等症狀,還有部分病人會出現失眠、記憶力下降。病人常感覺不舒適,感覺體內出現遊走性疼痛或氣體等不適感。
通常病人可以在內科檢查排除內科器質性疾病,常表現出部位不固定病變,如果在神經科出現無定位的局灶體徵,稱為軀體化障礙或者軀體化神經症。臨床上常使用抗憂鬱、抗焦慮藥物進行治療,可以取得較好效果,一般服用至少6-9個月或者1-2年,然後逐漸減量可以達到較好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