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脫落症可以掛耳鼻咽喉科看病。耳石脫落症也稱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屬於前庭周圍性眩暈的一種,為多種原因誘發的耳石脫落,導致耳石偏離原來的位置而移向半規管,誘發眩暈出現。病人表現為頭部運動到某一特定位置時,出現突發性、旋轉性的眩暈,伴有眼球顫抖,症狀常持續60秒以內,並伴噁心、嘔吐、出虛汗等自律神經失調的相關症狀。
主要的治療方法為管石復位,可以採取手法復位或儀器復位,通常效果良好。部分病人需要藥物配合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 Betahistine 、強力定眩片、銀杏葉片等。前庭復健訓練必不可少,可以有效避免耳石脫落症的復發。耳石脫落症病人注意避免勞累、熬夜、禁菸、禁酒,同時避免頭部外傷,積極治療外耳、中耳的炎症,有效避免耳石脫落症的反覆發作。
耳石脫落症醫學上叫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比如車禍或者劇烈運動或者劇烈撞擊以後,引起的耳石膜表面耳石脫落。改變體位以後,耳石會在前進裡面到處亂撞引起劇烈的天旋地轉眩暈。特點主要就是以秒計算,一般是幾秒、幾十秒,一般不超過一分鐘。
耳石脫落症主要的診斷就是體位試驗,能夠確診是哪個耳石要脫落,是後半規管、上半規管還是個水平半規管。如果確定耳石脫落方位,可以進行耳石復位,如果是會耳石檢查以及復位,掛哪個科都行。但是一般情況下都是耳鼻喉科進行檢查治療,神經內科一般不看。
神經內科主要是排除中樞性眩暈,比如腦血管病或者是腦梗塞、腦出血疾病,但是如果神經內科大夫會耳石復位以及耳石檢查,也可以掛。所以看醫院的神經內科醫生是否會這個技術,但是好多醫院神經內科不看,主要是做CT檢查,排除中樞性的眩暈以後,一般會請耳鼻喉科會診,所以耳石脫落症最好是掛耳鼻喉科,然後進行檢查以及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