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腳水腫怎麼辦?補充蛋白質消腫
2024/12/09共6個回答
張月* 醫師#1
對於肝硬化的病人出現下肢的水腫,如果是單側下肢的水腫,此時應考慮是否有血管的併發症可能。病人需要查下肢的都卜勒超音波,看一下病人下肢深靜脈內有無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如果有血栓形成的可能,就會引起病人單側的下肢水腫。
對於此類情況,病人需要進一步的進行相關性治療。另外對於雙側下肢的水腫,多考慮病人是由於低蛋白血症引起。對於肝硬化的病人,其肝功能多較差,肝功能較差以後病人合成白蛋白的數量就會減少。這樣就會引起體內低蛋白血症,會相關的引起病人的雙下肢水腫以及腹膜腔的積水、肋膜腔積水的可能。對於此類情況,要積極的改變肝功能,進行積極的保肝治療,必要的時候靜脈輸注血漿以及白蛋白進行支持治療。
一般經過保肝治療以及白蛋白、血漿的支持,積極的抗病毒治療,病人的肝功能都會慢慢恢復。病人肝功能恢復以後,白蛋白在正常值以上,病人雙下肢水腫以及腹膜腔積水的症狀會明顯得到好轉。
杜* 醫師#2
肝硬化病人出現腳腫,主要通過利尿、補充蛋白質快速消腫。肝硬化導致肝臟合成蛋白能力下降時,會出現激素代謝失調,造成水鈉瀦留,或同時合併腹水、門靜脈高壓,此時會出現下肢浮腫。下肢浮腫提示組織中水分過多,通過補充足夠蛋白質,配合利尿藥物,包括靜脈輸入和口服利尿藥物,可促進病人體內過多水分的排出,必要時需補充電解質。
肝病病人需限制過多鹹的食物攝入,即含鈉較多食物的攝入,過多鹽分攝入會增加水腫可能。如果病人有嚴重黃疸、凝血功能障礙,這時腹水、腳腫可能難以消退。病人出現下肢浮腫時還要警惕深靜脈栓塞形成,可能會導致下肢靜脈回流受阻,進而引起腳腫,一般對稱性腳腫是水腫引起,而非對稱性腳腫可能是靜脈栓塞導致。
王艷* 醫師#3
腳腫多半出現在肝硬化非代償性。若腿腫單純因為肝臟出現非代償性導致,如出現白蛋白降低、門靜脈高壓、腹腔積水等,通過輸入蛋白利尿和治療腹腔積水後,腳腫就會消退。如果肝硬化合併其它疾病,比如肝硬化病人伴有心臟或者腎臟問題,需要進行系統性相關疾病的綜合治療,如對於肝硬化病人合併腎臟問題,可通過腎內科腎臟治療。
若肝硬化病人合併其它疾病問題,要通過其它疾病來治療。若腿腫僅是因肝硬化引起,多半伴有腹腔積水和白蛋白降低症狀,所以治療與腹水治療相同,通過補充蛋白利尿,以及減輕腹內壓。總之,若病人出現肝硬化後腳腫情況,應該及早就醫,尋找具體引起原因以後,再進行對症治療。
蔡保* 醫師#4
肝硬化腿腫是常見症狀,由於肝硬化發生腹水,首先對腹水抽取化驗,了解腹水情況,有無感染,通過手術或者藥物治療。肝硬化腹水全面處理後,腿腫得到很好治癒效果。腿腫、肝硬化腹水症狀,病人體質受到影響有所不同,比如形成肝硬化腹水導致積水,多數先出現腹水。
腿腫要排除靜脈回流,若是雙側對稱性水腫,考慮是肝硬化病因。肝硬化腹水病因是門脈高壓,通過手術或者藥物降低門脈壓力。另外是肝臟合成代謝障礙,導致低蛋白血症。若白蛋白很低,在治療時給補充白蛋白,用利尿劑,調節離子失調,根據情況給病人治療。通過腹水和利尿和補充白蛋白治療,病人腿腫會得到緩解。所以肝硬化病人出現腿腫,通過治療腹水緩解,通過肝硬化腹水手術,緩解門脈壓力緩解腿腫。
孫衛* 醫師#5
下肢浮腫是肝硬化病人非常常見的症狀,除了使病人儘量減少攝入鹽分外,還可以在坐的時候把腿抬起來,比如放在椅子上,睡覺時把枕頭放在兩腿中間,基本都會得到緩解。如果病人的病情比較嚴重,通常需要應用利尿劑控制水腫。
此外,補充營養也非常重要,由於營養不良本身也會引起水腫,所以應該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況,有時也可以改善水腫。病人若出現腹水,原理十分複雜,主要因為門靜脈高壓引起。而水腫的原因更為複雜,包括病人本身的血液循環情況,還有營養不良的影響。所以導致下肢水腫的可能是其它原因,不只是由肝硬化引起。
張緒* 醫師#6
肝硬化病人出現下肢部位的浮腫,需要考慮是否是由於肝功能較差以後,引起肝臟合成白蛋白過低而引起的低蛋白血症。這種情況一般會出現身體廣泛的浮腫,尤其是以下肢為重。病人有可能合併有肋膜腔積水,以及腹膜腔積水的可能性。對於此類情況,病人需要抽血查一下肝功能,以及查一下上腹部的都卜勒超音波,看病人白蛋白是否過低和有沒有腹膜腔積水。如果有上述情況,就要考慮在保肝治療的同時進一步輸注白蛋白予以治療。
另外對於肝功能較差的病人,尤其是對於凝血功能較差的病人,也可以少量多次地輸注血漿。經過血漿與白蛋白的輸注,病人一般會在7-10天左右浮腫的狀態慢慢恢復。病人應在白蛋白提升以後,適度的服用利尿的藥物,如氫氯噻嗪以及 Spironolactone 。這樣通過提升白蛋白以及利尿治療,病人腹膜腔積水、下肢浮腫的狀態都會得到好轉或者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