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耳朵裡面嗡嗡地響,通常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耳鳴,此時外界沒有聲源,但是感覺耳朵中出現小的聲音。
引起耳鳴比較常見的是外耳道的疾病,比如外耳道的耳垢栓塞或者急性的外耳炎、黴菌性的外耳炎等,都會引起病人耳朵嗡嗡響,還伴有其他的症狀,比如聽力下降或者耳悶等症狀。中耳的疾病,比如急性的中耳炎,病人會出現發燒、耳痛、耳悶、耳鳴、聽力下降的情況,過幾天後耳朵開始流膿。還有慢性的化膿性中耳炎,病人會長期耳朵耳鳴以及流膿。滲出性的中耳炎,病人最主要的症狀也是耳悶、耳鳴、還有聽力下降。
內耳的疾病如突發性耳聾,是引起耳鳴比較多見的原因,比如72小時之內,病人突然感覺到耳朵嗡嗡響、耳悶,聽力下降。還有內耳的疾病,像梅尼爾氏症,通常在反覆發作眩暈的同時,伴有耳朵耳鳴、耳悶、聽力下降等。少數耳朵裡頭的腫瘤,比如聽神經瘤,也會引起耳朵嗡嗡響。
耳朵里老是嗡嗡響一般是耳鳴的表現,建議做聽力檢測來明確有無聽力下降,如果有聽力下降則需要針對聽力下降進行治療,如果沒有明顯的聽力下降就是一般的耳鳴,治療方面就是適當轉移注意力、精神放鬆、按時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情狀態,耳鳴會慢慢適應和耐受,也就沒有太大的影響了。
耳鳴還有可能和耳咽管功能障礙有關係,耳咽管功能障礙常和感冒或鼻炎有關係,但會在1-2週逐漸恢復,必要時可以使用鼻噴激素進行治療,也需要進一步做聽力檢測,包括純音測聽和聲阻抗測試來確定,根據檢測結果再做進一步治療。
耳朵嗡嗡聲的發生困擾許多病人,不利於其耳朵健康,並影響病人聽力。醫學上這種情況被稱為耳鳴,耳鳴主要指人耳在沒有外界聲音或電刺激的情況下,主觀感覺到的聲音。耳鳴發生後,病人的聽覺系統處於幻覺狀態,大多數病人會感到耳朵中產生特殊的聲音,如嗡嗡聲、嘶嘶聲和尖銳的哨聲,但周圍環境沒有相應的聲源。病人會心煩意亂,坐著和躺著時感覺不舒服,影響病人聽力。
生活中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例如長時間暴露在噪音中導致耳朵嗡嗡作響。人耳能承受的最強聲音是90分貝,一旦超過這個極限,會對耳朵造成損害。然而敏感的內耳已嚴重受損,長時間嗡嗡聲會變得更加嚴重,尤其在安靜的夜晚。因此病人必須注意觀察病情,並做相關的預防工作保護耳朵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