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到了45-55歲之間,女子的七七之年,腎氣衰退、月經稀發、月經容易失調,同時伴隨潮熱、盜汗、心煩、失眠,甚至情緒暴躁等症狀。中醫根據臨床實際情況,觀察病人症狀表現,進行辨證分型。
潮熱、汗多、頭暈、耳鳴等情況辨證為肝腎陰虛,用知柏地黃丸加減進行改善。
心煩氣躁,精神憂鬱或者焦慮辨證為心肝火旺,用龍膽瀉肝湯或者丹梔逍遙散加減進行改善。
心慌、失眠、多思慮、易驚等情況辨證為心腎不交,用交泰丸合六味地黃湯加減進行改善。
如果有形寒肢冷、面浮腫的情況,辨證為脾腎陽虛,用理中丸合真武湯加減進行改善。
汗後怕冷,喜歡覆蓋衣被等情況是陰陽兩虛,用金匱腎氣丸合右歸丸加減進行改善。
中醫認為,女性在49歲前後,腎氣由盛漸衰,腎中的精微物質天癸逐漸衰竭,從而導致腎的陰陽失調,這是導致更年期出現潮熱、出汗、月經失調、失眠、焦慮、頭痛、胸悶、心慌等諸多症狀的根本機理。
由於腎是一身的陰陽之本,腎的陰陽失調和虛損可以引起心、肝、脾等臟腑的失調,使症狀更加複雜多變。根據這樣的認識,中醫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對疾病進行改善。
首先可以通過中藥來治療。更年期如果出現腰酸腿軟、頭暈耳鳴、潮熱汗出、五心煩熱、失眠多夢、口燥咽乾等症狀時是腎陰虛證,可以給予六味地黃丸滋補腎陰。如果出現腰痛、怕冷,小肚子發涼、下墜,下半身怕冷,小便頻數或者失禁,帶下清稀,面色晦暗等症狀是腎陽虛證,可以予右歸丸溫腎壯陽。有一些病人既有腎陰虛的症狀,又有腎陽虛的症狀。即我們常常說的上熱下寒證,上半身怕熱出汗,下半身又發涼,這是屬於陰陽兩虛證。治療可以陰陽並補,用兩鮮湯來治療。
其次還可以通過針灸、按摩進行治療,通過針刺、按摩相關的經穴,激發精氣的運行,達到補腎、調理臟腑,平衡陰陽的作用。
另外合理的飲食對緩解更年期的症狀也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比如豆製品、堅果、貝類,還有肉類、粗糧和一些水果,具有調理陰陽滋補腎氣的作用,可以根據體質進行規劃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