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不能吃的發物有哪些?
2024/12/09共3個回答
張惠* 醫師#1
所謂的發物是指富有營養或者是有刺激性,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宿疾,或者是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相關的理論認為得了病有許多東西都不能吃,因為這些都是「發物」,吃了以後會導致病情加重。特別是癌症病人則更應當忌口了。我們日常聽說的發物主要有雞肉、鴨肉、牛肉、狗肉、雞蛋、大蒜、蔥、姜、香菇、蘑菇、海魚,帶魚、鯧魚、蝦、蟹等等。有些人甚至將某些水果都歸入了發物一類。
但是,在現代西醫理論中並沒有發物一詞,西醫講究的是合理膳食,營養均衡。那麼到底發物能不能吃呢?
我們從發物的定義來看,發物指的是有營養或者有刺激性的東西。既然「發物」都是營養價值高的東西,那麼為什麼吃了以後還會加重病情呢?
在我看來不外乎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本身對這些食材過敏。如果一個人本身就對海鮮等食材過敏,那麼吃了海鮮以後肯定會加重病情,甚至誘發新的疾病。二是身體情況差,無法吸收。癌症病人身體虛弱而且長期臥床,病人的消化功能就會變差。如果這個時候大魚大肉的補充營養,那麼身體無法吸收,從而加重了病情。
所以並不是發物導致了病情加重,而是本身的身體條件不允許吃這些食物。癌症病人本來就營養不良,如果還這不吃那不吃,會更加加重營養不良。而且目前也沒有研究表明癌症病人不能吃發物。所以說癌症病人不能吃發物是不恰當的。
那麼癌症病人到底該怎麼吃?
由於癌細胞會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而且癌症病人食慾差,幾乎所有的癌症病人都存在的營養不良。營養不良不僅會加快疾病的發展,還會損害器官的生理功能,使病人的總體醫療費用增加,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
癌症病人應當多吃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瘦肉。口味應清淡,避免太油膩、辛辣、大魚大肉,以免導致不消化。適當補充米飯等碳水化合物,多吃水果、蔬菜,補充維他命。
趙海* 醫師#2
所謂的發物,常指魚類海鮮、牛羊肉、蛋類以及部分蔬果等,但這些都是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特別是肉類和蛋類,它們是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而癌症病人本身又因疾病的特點,對蛋白質的消耗較大,這時如果不能給予充足必要的蛋白質支持,很容易導致病人出現貧血、低蛋白血症、免疫力下降等問題,進而更加不利於病人的臨床治療效果和術後、放化療後機體的修復。
所以,如果發物完全不能碰,那麼病人出現營養不良導致的各種不良臨床結局怎麼辦?
關於發物,相對客觀的說法是對於特殊人群確實需要有所禁忌,但並不是所有的癌症病人,多針對於一些有過敏性皮膚病、過敏性氣喘或是對海鮮等過敏的人群。
如果對癌症病人與發物的關係還心存疑慮,那麼可以思考兩個問題:一、國外一些對癌症治療效果更好的國家是不存在「發物」這一說法的;二、提倡這種說法的文章或是人是否有足夠、充足且有力的證據證明?
真正不建議癌症病人吃的食物:
考慮到一些食物本身含有一定的致癌物,或是對疾病治療和機體不利,所以下述食物建議癌症病人少吃或不吃:
- 酒精及含酒精的各種飲品。
- 發霉變質的各種穀物、豆類、堅果等,可能存在致癌物黃麴黴菌超標的風險。
- 醃製、燻烤、油炸等食物,高溫烹調也容易產生致癌物。
- 刺激性太強的食物,因為癌症病人多面臨放化療,腸胃本身比較敏感,且容易出現嘔吐、噁心等問題,刺激性食物對腸道更不利。
- 路邊攤、小作坊等可能存在衛生隱患的食物也要少吃,因為癌症病人本身抵抗力較差,特別容易被細菌或病毒侵襲,所以食品衛生也是尤為重要的。
王* 醫師#3
針對癌症病人肯定是要忌口,但是對於發物,其實沒有特別是說法不能吃,很多家屬擔心會加重病情,所以在這方面會嚴格控制。
發物更多是是民間的說法,並沒有充足的證據說發物會加重病情或者影響身體恢復等報導,大家不要過度在意這種情況,具體的飲食情況可以諮詢主治醫生。
癌症屬於消耗類的疾病,本身病人身體情況就比較虛弱,這時候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不能盲目地忌口,營養高的食物一定要適當的攝入。
其實癌症病人真正需要忌口的是辛辣刺激類的食物,含碘高的食物等等,肥肉、烤串、炸雞小吃等要少吃或者不吃,以免導致身體不適感,還有菸酒也要注意控制。
還有切忌大補,比如靈芝、人參、蟲草等一些補品,千萬不要盲目進補,飲食方面一定要合理,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飲食要多樣化、合理飲食,多吃一些富含維他命的食物。
而且傷口和病情不穩定與發物沒有因果關係,而是取決於感染、組織受壓缺血缺氧,以及蛋白質、微量營養素等營養物質是否充足。
因此,我建議癌症病人要補充足夠的營養,以免營養不良不利於身體恢復,還要注意保持足夠的休息時間,不宜太過勞累,再者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