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脫位了怎麼辦?
2024/12/09共3個回答
張* 醫師#1
肩關節脫臼最常見於年輕人,肩關節脫臼位置主要是朝下朝後方脫,有些病人因為原先可能旋轉肌袖有習慣性脫位又來進行復位。所以肩關節脫位在門診或者急診的處理方式是先進行復位,通過手法復位或者麻醉下無痛狀態下牽引復位,或者病人出現難復性復位,通過開刀以後可視條件下肩關節復位,都可以對肩關節進行重塑。
需注意肩關節脫臼復位以後,若關節周圍韌帶、肌肉組織有損傷,一定要進行韌帶肌肉組織評估。肩關節復位以後要常規制動,有4-6週時間,保證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癒合。
如果病人出現盂唇撕裂,出現旋轉肌袖撕裂損傷,一定要初期診斷、初期處理,否則肩關節儘管復位了,但是功能遠遠達不到損傷之前的表現,讓治療難以得到完美控制,所以進行肩關節周圍韌帶組織重建手術達到功能復健很重要。
徐新* 醫師#2
肩關節脫位通常是急性發生的,因此在受傷後應儘快將病人送往醫院進行X光檢查,以確認脫位的方向。一般情況下,脫位多是朝前方發生。在確定脫位方向後,醫生需排除是否伴隨骨折的情況,因為如果在未明確診斷的情況下強行復位,可能會導致未被發現的骨折引發嚴重併發症。一旦確認僅為脫位,醫生會在局部進行麻醉,並採用相應的復位方法將關節恢復到正常位置,這是急性脫位的治療流程。
在復位後,通常會使用頸腕吊帶固定肩部,年輕病人一般需要三到四週的時間來逐步恢復各個方向的活動,治療基本結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脫位經過一次復位和制動並不意味著完全復健,未來仍可能會復發。特別是對20歲以下的年輕病人,第一次脫位後復發的概率可能高達70-80%。因此,在復位後的一段時間內,必須避免一些容易導致脫位復發的動作,如外展和外旋,以給予前方韌帶結構充分的癒合時間,從而降低復發風險。
如果病人在未來再次發生脫位,且脫位次數超過三次,這種情況被稱為肩關節不穩定,此時通常需要通過關節鏡手術來解決問題。反覆脫位的情況很難通過保守治療得到改善,手術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有效方法。
陳俊* 醫師#3
肩關節是全身上下活動範圍最大的一個關節,加上手臂運動量大,所以肩關節是最容易脫位的一個關節。脫位復位操作較為困難,經常會需要2-3位醫生共同配合才能把關節復位回去。而且如果沒有經過拍片檢查,不建議立即進行脫位復位,因為是骨折還是脫位並不明確。
因為肩關節周圍有一圈韌帶,一旦外傷脫位以後,包裹在關節周圍的韌帶就會有撕裂,復位回去之後,如果不採取措施修復撕裂韌帶,或原來撕裂破口癒合不佳,就會引起韌帶今後再次發生脫位。據統計,年輕人肩關節脫位90%以上還會發生第二、第三次脫位,因此一旦發生肩關節脫位,一定要去醫院拍片檢查,尤其第一次脫位之後,固定處理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