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脫臼有什麼症狀?如何復位?
2024/12/09共3個回答
黃* 醫師#1
肩關節脫臼後的症狀是肩關節囊空虛,肩關節彈性固定,不能活動,肩部疼痛劇烈,肩關節呈方肩畸形,也就是原來飽滿的圓弧形結構消失了,變成方形肩部,病人往往用健側的肢體扶著患肢以減輕疼痛症狀,把患肢的手部搭在對側肩頭則肘部不能碰到胸壁,相應的當肘部碰到胸壁時手部不能搭在對側肩上,我們臨床上叫搭肩試驗陽性。此時應該儘快就診,當復位成功後方肩畸形消失,搭肩試驗也變成陰性了。
肩關節由肩胛骨的關節盂和肱骨頭構成,為球狀關節,脫位主要是由於直接暴力,手往下撐地引起力量上傳所致。脫位一般是盂下脫位多見,前方脫位、前下、後脫位和單純的前脫位都比較少,脫位的主要表現是方肩,即肩膀沒有平常的膨隆,變成方形,有比較銳利的角度,肩膀下面空虛。
還有就是手自然的兜住關節不讓它動,局部皮膚腫脹,嚴重者有淤血、淤塊、斑塊,要引起重視的就是肩關節單純的骨折,但是同時肱骨外科頸骨折和肱骨大結節撕脫性骨折的比較多,而且年齡大的人都是粉碎性骨折,又有骨折又有脫位,也要引起重視,及時處理。
單純的肩關節脫位或者單純的肱骨大結節撕脫性骨折,通過手法復位就可以做到。手法復位的方式,也有不少傳統方法,即肩背,把病人的手背,腋窩放到肩膀上面,然後人放在後面,醫生的兩個手把住病人的手臂,利用醫生的手牽拉,和病人的重力使它復位,這個是使巧勁的辦法比較多見。
還有足蹬拔伸法,都是比較容易復位的辦法。要引起重視的是復位的同時要注意安全,否則可能因為疼痛刺激引起心肌梗塞的死亡病例。所以要引起重視,一般正常情況,儘量能夠在醫生的指導下,能夠在一定的麻醉無痛的情況下復位,比較安全。
馬葵* 醫師#2
肩關節脫臼典型症狀為肩關節疼痛,畸形及活動功能障礙。查體的時候杜加氏征陽性,肩關節處空虛。可以通過X片檢查準確判斷肩關節脫臼的程度和類型,有無合併骨折等。
肩關節脫臼最常見於年輕人,肩關節脫臼位置主要是朝下朝後方脫,有些病人因為原先可能旋轉肌袖有習慣性脫位又來進行復位。所以肩關節脫位在門診或者急診的處理方式是先進行復位,通過手法復位或者麻醉下無痛狀態下牽引復位,或者病人出現難復性復位,通過開刀以後可視條件下肩關節復位,都可以對肩關節進行重塑。
需注意肩關節脫臼復位以後,若關節周圍韌帶、肌肉組織有損傷,一定要進行韌帶肌肉組織評估。肩關節復位以後要常規制動,有4-6週時間,保證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癒合。
如果病人出現盂唇撕裂,出現旋轉肌袖撕裂損傷,一定要初期診斷、初期處理,否則肩關節儘管復位了,但是功能遠遠達不到損傷之前的表現,讓治療難以得到完美控制,所以進行肩關節周圍韌帶組織重建手術達到功能復健很重要。
許方* 醫師#3
肩關節脫位的臨床症狀非常明顯,主要歸納為痛、定、凹、腫四大症狀,具體表現傷肩腫脹、疼痛、主動和被動活動受限、關節位塌陷等症狀,在關節前方可觸及移位的肱骨頭。
對於急性的肩關節脫臼,先應該到醫院拍片確認是前方脫臼還是後方脫臼,確認脫位方向之後,應該在麻醉下進行儘早的手法復位,復位之後再次拍片確認復位成功,然後通過頸腕吊帶保護,一般是挎在胸前,保護3-4週,不同年齡段的病人,復位之後的治療有所不同。如果病人年輕運動量非常大,應該即刻預約核磁檢查,了解韌帶損傷情況,應該預約手術進行韌帶的修復,這樣以後才不容易復發,否則大量的運動會導致間關節反覆脫臼。
如果是年輕人的運動量小,初次脫臼可以保守治療,萬一以後出現復發,再進行手術治療也是可以的。對於中年以上人群,肩關節脫臼的復發並不多,但常會導致旋轉肌袖肌腱撕裂,表現為肩關節復位之後的疼痛和活動範圍減低、力量減弱,應該在術後在傷後一個月複查。如果一個月之後仍然有疼痛和力量減弱的問題,就應該預約核磁檢查,了解旋轉肌袖撕裂的程度,對於脫臼引起的肌腱撕裂,都應該儘早進行手術修復,否則肌肉會很快萎縮變性,失去修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