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鉗症候群可以治癒,根據病人病情可選擇觀察等待或者手術治療等方式。
胡桃鉗症候群也稱左腎靜脈受壓,是指左腎靜脈回流入下腔靜脈過程中,在穿經由腹主動脈和腸繫膜上動脈,形成的夾角或腹主動脈與脊柱之間的間隙內受到擠壓,常伴有左腎靜脈血流速度的下降,受壓處遠端靜脈的擴張。當胡桃鉗現象引起血尿,蛋白尿和左腰腹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時,稱為胡桃鉗症候群。
胡桃鉗症候群的治療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對於大部分兒童、少年病人,在臨床上雖有反覆發作的鏡下血尿或間斷性、短時無痛肉眼血尿,但無貧血、腰痛者,臨床上可以觀察隨訪,一方面可以等待側支循環建立,另一方面腸繫膜上動脈起始部周圍脂肪結締組織增加可緩解左腎靜脈壓迫程度。
對於確診為單純胡桃鉗症候群的病人,表現為無症狀血尿及直立性蛋白尿者,可進行保守治療而暫無須特殊治療。如果是因為某些誘因(比如劇烈運動、感冒)而誘發血尿或使血尿反覆發作,應囑咐病人避免劇烈運動及預防感冒。
但對於反覆血尿的病人,出現貧血,嚴重精索靜脈曲張或腰痛者,病人不能忍受疼痛且保守治療效果一般的情況下,此時常採用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