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胡桃鉗症候群,通常是指腎靜脈被腹主動脈和左腸繫膜上靜脈夾住以後,導致腎靜脈回流受阻,從而出現腎淤血,此時病人就可以出現血尿和蛋白尿。治療方面,如果病人僅僅是單純的胡桃鉗症候群,臨床表現若僅是無症狀血尿或直立性蛋白尿,此時多會給病人保守治療。另外,讓病人儘量吃胖一點,對於胡桃鉗症候群的治療也有一定好處,大部分病人經過保守治療以後,臨床症狀可以消失。
但一小部分病人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病人主要是見一些比較嚴重、經內科治療以後效果不好的病人,治療目的就是為了解除左腎靜脈壓迫,讓腎靜脈淤血有所改善,對於胡桃鉗症候群的治療非常有效。
腎靜脈胡桃鉗症候群的治療,目前主要有三種方法,包括保守治療、手術治療、介入治療。
對於僅有鏡下血尿和間斷、短時、無痛肉眼血尿的病人,不伴有嚴重的貧血,可以嚴密的隨訪,不必進一步的治療。如果出現貧血或者其他症狀,可以給予內科對症治療。對於經過2年以上觀察或者內科對症治療,症狀沒有緩解或者進一步加重的病人,尤其是出現腎功能損害或者相應併發症的病人,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解除左腎靜脈的壓迫。因此,手術的方式並不是那麼的固定,可以包括有腸繫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端側吻合術、自體腎移植術、左腎靜脈下移術等。除了手術治療之外,也可以選擇介入治療,通過左腎靜脈內支架植入術,用微創的介入方式達到治療的目的,具有損傷小,復健快,併發症少等優點,容易被病人及家屬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