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切除並不是治療HPV的手段。雖然HPV最常見的感染部位是子宮頸,但實際上也可以感染陰道。只有HPV感染造成的子宮頸的一定程度的病變,才需要把病變的子宮頸部位切除。而切除的目的是把病變的部分切掉,並不是把HPV病毒都切掉。
確實很多情況下,子宮切除後,HPV也轉陰了。但很多病人切除後剩下的子宮頸還有可能有原來的HPV感染,也可能新感染別的HPV病毒。即使子宮切了,剩下的陰道也有可能仍有原來的HPV感染或者再得別的HPV病毒感染。但剩下的部分即使有HPV,大部分情況下也只是需要定期檢查是否有癌變跡象,並不需要也基本上無法徹底清除。
切除子宮後任然會感染HPV病毒。
HPV一般通過性傳播和血液傳播,是一種嗜上皮性病毒,可引起人類良性腫瘤和疣,如果生長在生殖器官附近皮膚和黏膜上的尋常疣、菜花等,通常切除子宮但存在陰道,且不影響正常性生活時,感染HPV的機率與常人無異。
女性在切除子宮的情況下,通常可導致生活及心理受到一定影響,可能引起內分泌失調等情況,從而導致免疫力有所下降。有研究發現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群HPV感染率較正常人群明顯升高,所以切除子宮的人群,甚至可能導致HPV感染率增高。但由於子宮頸屬於子宮的一部分,若沒有子宮,可避免由於HPV感染導致的子宮頸癌變。
切除子宮的人群建議平時要避免不潔性生活並加強自身營養補充,適當增加運動,如跑步、跳繩等,有利於增強自身體質,以降低感染HPV病毒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