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免疫系統失調的常見原因如下:若情緒低落,免疫系統有可能會出問題。年輕女性容易得紅斑性狼瘡,年輕男性容易得僵直性脊椎炎,免疫系統失調與雌激素水平、泌乳激素等激素水平有密切關係。在陰冷、潮濕、暴曬等環境時,會誘發免疫功能發生失調,造成免疫系疾病復發。藥物性狼瘡,以及服用抗結核、苯環類、抗憂鬱、抗癲癇類藥,均會使免疫系統失調。內分泌失調、遺傳因素等,均會導致免疫系統失調。
免疫系統失調產生的症狀較多,可出現低熱、關節疼痛、口腔潰瘍、脫髮、上呼吸道感染,以及雷諾氏症、皮肌炎、硬皮症等自身免疫病表現,當出現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免疫系統失調包括免疫功能過強或免疫功能過弱,免疫功能是指免疫防禦功能以及免疫調節機制等。當免疫調節機制過強以及免疫功能過強時,可對自身抗原產生自身抗體,從而產生自身免疫病,對外來抗原有耐受性的異常,出現過敏反應。
當免疫功能過弱,對於外來細菌的抗體侵染、病毒感染等,不能夠產生相應抗體,則產生免疫缺陷性疾病。如原發性免疫缺陷疾病,包括T細胞功能缺陷、細胞免疫功能缺陷,繼發性疾病如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即愛滋病。
輕度的免疫系統失調經過調理可以恢復。臨床表現比較複雜,免疫系統功能失調比較嚴重的病人,如果恢復到正常比較困難。大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不能夠完全恢復到正常,也不能完全根治。免疫功能缺陷及免疫調節異常的病人,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做相關檢查,明確是細胞免疫系統失調、體液免疫系統失調,還是白血球的吞噬功能異常。
如果出現免疫系統功能失調症狀,一定要到醫院請專科醫生進行診治。及時用免疫球蛋白以及增加細胞免疫功能、體液免疫功能的藥物進行治療,使病情得到控制,免疫功能得到較好得恢復,但關鍵還是要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