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拔牙後半小時左右,就沒有明顯的出血了。
一般拔牙以後,醫生會在創口上放上小棉球或者小紗布,讓病人緊緊咬住。只有緊緊的咬住,才能把拔牙創口內的血管壓閉,在血管的斷端會形成血栓,堵住破裂的血管斷端,出血就停止。一般這個過程15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所以一般醫生建議病人在半小時左右,可以把創口上的小棉球或者小紗布吐掉。吐掉以後,口腔內就沒有新鮮的、活動的出血,但是一般在24小時內有可能有微微的滲血,所以24小時內,如果有唾液或者痰中帶血,主要是血絲,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拔牙以後,病人沒有使勁咬住小棉球或者小紗布,半小時將其吐掉以後,有可能還有活動性的出血,需要重新放置小棉球或者小紗布,使勁咬住。
建議病人拔牙後不要常用舌頭舔傷口或用力吸吮傷口,防止傷口損傷引起感染,24小時內不要刷牙,2小時內儘量不要進食,可以進食後建議吃流質或者比較軟的、溫涼的食物。
拔完牙齒之後,正常的情況下,流血大概是半個小時左右,半個小時左右血凝塊就會開始形成,所以拔牙窩上面就會有一個血凝塊覆蓋,這樣外界刺激就不容易刺激到拔牙窩裡面,所以不容易造成術後的感染現象。拔完牙齒之後,我們讓病人咬棉球,緊咬棉球大約半個小時形成高質量的血凝塊,防止術後傷口的感染,這是正常的病人拔完牙齒之後,流血大概是半個小時左右。
當然有時候,有的病人凝血功能不太好,術後流血時間會更久,所以這種情況我們最好拔完牙齒之後要縫針,然後再壓迫止血。